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相伴十年 陈秋兰见证了麦苗港的美丽蜕变
2019-07-16 09:26:32杭州网

每日商报 记者 范昱 实习记者 陈俊龄 实习生 雷蕾

我祖籍山东,出生不到一周的时候便跟随父母到杭州定居,我觉得这是我与杭州的“缘分”。

刚到杭州时,我们一家住在拱墅区。后来,我跟随丈夫搬到麦苗港附近的经济适用房,那时已是2009年。家门口这条麦庙港全长2000米,南起运河,北至石桥路。

当时的麦苗港,可是一条居民买菜路过都不愿意走得太近的“黑臭河”。河底满是淤泥,河水又臭又黑,是一滩“死水”。不仅是小工厂的废水,居民们的生活垃圾和用水也都统统扔进了河道。河岸边更不用说,成堆的垃圾随处可见。

我印象最深的是河边那个令人“退避三舍”的垃圾箱。许多居民为了方便,买完菜回来就直接在垃圾箱边进行初步处理,毛豆壳、烂菜叶、动物内脏等全都扔在这里。但垃圾箱就那么大,根本装不下这么多垃圾,有时候环卫工人来不及清理,垃圾箱附近就“堆起了山”。

天热的时候,老远就要“憋上一口气”才敢往那走,要是碰上雨天那更是没人敢去了,不仅是脏水漫在地上,连垃圾都会被雨水冲到河里。

我从2002年开始做志愿者,社区、景区、科技馆……只要是能帮助到别人的活动,我都会去参加。可是每每看到“自家门前”的麦苗港,我总是特别忧心,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终于在2015年,乘着G20杭州峰会的东风,麦苗港迎来了整治。

整治期间,麦苗社区组织志愿队伍轮番值班,监督居民乱扔乱排现象。而我作为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又有着多年志愿者经验,首当其冲成为了其中一员。

在值班日子里,每天早上6点到8点,晚上6点到晚上8点,我都会提前来到值班处,一刻不敢松懈。一开始,居民们不习惯,就趁着我们不在的时候扔垃圾倒废水,和我们打“游击”。我也悄悄改变策略,常常5点多就在河边“守着”,劝解那些不文明现象。时间一长,河道慢慢变干净了,居民们也都开始自觉地不乱扔乱排,这样的改变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除了管好周边居民的习惯,河道的整治也逐步进行着。清淤泥、生态治理水质、整治两岸的违章建筑、岸边种上绿植……慢慢地,麦苗港的河水变清澈了,也不臭了。

如今,距离整治结束又过去了好多年,麦庙港的河水更清了,岸边的草坪更绿了,树木郁郁葱葱,不少居民都喜欢来河边休闲锻炼。而我也还坚持着每周去巡河一次,遇上在河边玩的人提醒一句“注意安全”;看到乱扔垃圾的人劝解一句“别乱扔垃圾”;碰到钓鱼的人解释一句“去垂钓区钓鱼”……

与麦苗港相伴的十年里,我见证了它由脏乱无序的臭水沟蜕变成美丽城市河道的过程,很庆幸我小小的力量,能为麦苗港增添一份美丽色彩。未来,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范昱 实习记者 陈俊龄 实习生 雷蕾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天境祁连之夏...
亚洲文化嘉年...
如此春光 那...
维也纳国家歌...
杭网直击丨第...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杭州推出消费维权社区服务点 手机扫码即可
寻红色记忆 忆峥嵘岁月 钱塘新区白杨街
杭州10岁男童半夜独坐公园 真相让人哭笑
浙江龙泉青瓷亮相故宫 11月将返乡在浙博
2019海浪音乐节重磅来袭 一起共赴“桃
浙江医疗“最多跑一次”新举措 带手机就能
国内首部良渚主题童书《五千年良渚王国》在
女婴错输药物协商未果
奔驰女车主未涉诈骗 称以后专做汽车消费维
宁夏六岁半女童在家门口走失 找到时已确认

欧盟主题灯光点亮柏...

世界园林巡礼——法...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

俞飞鸿深情诠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