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隔屏有耳,大数据时代的心理恐慌
2019-03-20 07:40:53杭州网

钱江晚报(评论员 魏英杰)

上海《IT时报》称,经过记者耗时3个多月的调查,发现不止一家外卖平台存在APP麦克风“偷听”情况。记者通过模拟使用场景,对安卓手机、iPhone和iPad上的两款外卖APP进行多轮测试后发现,谈话提及某种食物后,出现相关推荐的概率高达60%—70%。

这种操作如果成立,那真是让人细思极恐。也因如此,相关新闻后面许多网友进行了强烈声讨。但我个人判断,这么做应该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技术上难度如何,要窃听几亿用户的日常通话,再来进行广告推荐,这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又是多么的不划算。对此,所涉平台已出面澄清,表示这是一种“无端猜测”,“不具备相关技术条件”。也有工程师网友说,抛开语音识别难度不说,技术投入和回报也不成正比。所以,在没有“实锤”之前,这种可能性只能暂时存疑。我相信,如果平台真的这么做了,总有一天会被发现。

问题在于,为什么当网友看到“隔屏有耳”的相关报道,会不假思索就选择相信呢?这或许是因为,人们早就被平台各种搜集隐私、侵犯隐私的做法“套路”多少回了,简直不由得你不信。下载一个APP,一般都会跳出是否允许定位、访问通讯录等提示。而平台获得这些信息,就可以根据机主位置推送附近热门服务和广告,以及利用你的通讯录推广APP,等等。这还是明着来的,此外还有许多暗着来的操作。近来经常被提到的“大数据杀熟”,就是利用用户访问痕迹进行恶意营销的方式。

所以,与其说人们轻信平台窃听通话,不如说在当下许多人都有着隐私被泄露的恐慌。因为泄露已成常态,人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特别是,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已成为人们的日常必需品,将个人信息开放给平台也就成了一种“不容拒绝”的选择。既要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又要全面地保护个人隐私,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关键不在于该不该给平台开放个人权限,而在于平台如何合理、克制地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如何对平台大数据利用进行严格有效监管。

我允许你访问我的位置信息,只是因为要使用你的应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拿我的位置信息乱来,滥用我的个人信息牟利。这是许多平台都没有做好或者根本不想做好的方面。而对于大数据的政府监管,目前也似乎只停留在如何利用和发展的阶段。一些地方现在都设有大数据管理局,这些机构更多在做的是怎样整合大数据资源,发展地方大数据产业。为此,还须进一步从法制和技术两个层面着手,切实有效地对合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

智能手机是好东西,大数据也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但是这一切不能建立在滥用、侵犯用户隐私的基础上。只有在用户知情的前提下,依据必要、合理、克制原则使用个人信息,一家公司才能走得长远。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评论员 魏英杰    编辑:郑海云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霞浦风光美如...
共建生态文明...
如此春光 那...
中国图书亮相...
武林之夜•中...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全市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给800斤的“铁胖子”洗洗澡 汛期来临前
西湖有多火?清明假期十大热门景区又是第一
垂钓男子遭潮水围困 千钧一发时他们来了
有了这份"智慧"地图 游西湖再也不怕走
“电商白皮书”来啦!天猫考拉小红书被点名
火爆夫妻吵架点火烧家 邻居电瓶车无奈“躺
警方通缉公告现逃犯"童颜照" 回应:找不
轮奸未成年少女获刑七到十年 律师:判决量
大胆男子毒驾被查发信息恐吓民警:你给老子

温暖二月天

中朝友好迎春文艺演...

大草坪露天舞台演绎...

刘杰携《宝贝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