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说话,但证据会坦白一切 3件常见物品如何锁定连续作案的惯偷?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这是法国法医学家、犯罪学家埃德蒙·罗卡创建的理论,即“罗卡定律”。
“只要嫌疑人在犯罪现场有动作,就一定会留下痕迹。”摘掉口罩,28岁的范易强阳光开朗,但眼神中透射出的,还是比对物证时的锐利。
手电筒、磁性粉、刷笔、固定胶……技术刑警的装备看似没有杀伤力,但就侦破罪案的能力而言,其洞穿力甚至远胜出膛的子弹。
微观事件簿
凭这3件常见物品,抓他!
2016年,2月14日,农历大年初七,春节长假后首个工作日,恰好也是西方的情人节。
这是一个雨夜,凌晨2点,案情突至:德胜新村一居民家中被盗,首饰、钻石手表等贵重物品被席卷一空,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
下城刑侦大队技术中队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动,勘查现场。值班民警范易强和金天红努力3小时,第一勘并未给案情带来明显突破。
之后的两天,方圆仅百米的范围内再现3起盗窃案。这是犯罪分子在挑战警方吗?
破案就是如此,锁定嫌疑人、等待有利时机人赃并获,这固然是一种途径,更多时候,民警需要搜集各种指向性证据,将嫌疑人牢牢钉住。
经过反复勘察,范易强和金天红找到了3件常见物品。凭借这些证据,犯罪嫌疑人最终落网。
被盗的商户与小区,仅一墙之隔。
临街的墙头,一把破旧的梯子竖在那里。附近店主说,梯子原本是收好的,不知是谁将它支了起来。
巧合?不会。梯子上发现了大量搬动和蹬踏的痕迹,结合梯子出现的位置,说明有人靠着它翻过围墙。
案发区域各个案发点的坐标被连成线网,这些案件很可能系同一人所为,可以并案侦查。
为了求证,范易强按照可能的作案轨迹走了一圈,果然,这是一条“捷径”。“有戏了!”
在某被盗超市的监控画面中,嫌疑人第一次露了头——帽子、口罩、手套……这是个“武装到牙齿”的“老江湖”。
“等等,回放一下……停!帽子里盖着什么?”
模糊的图像中,一块抹布被扣了出来。作案得手后,嫌疑人将它扔在了超市收银台。
几经勘察,抹布原来属于另一家被盗餐馆。餐馆厨房里,一道明显擦痕说明,有人主动带走它——狡猾的嫌疑人喜欢“就地取材”。
被盗餐馆的橱柜里,一个打开的红牛易拉罐被弃置在不起眼的角落,然而,后厨的人都没来“认领”它。
一个极其谨慎的嫌疑人,会不会在作案现场喝饮料?
DNA检验结果说明了一切:会!
根据易拉罐上留下的生物线索,下城警方串并起近两年的6起案件,具体目标虽未明确,但侦破方向已经十分清晰。
下城警方合成作战,一周内便将嫌疑人杨某抓获。经指纹比对,另8起案件被同时侦破,杨某俯首认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