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建筑学博士,城乡规划与建筑学教师,杭州某网络教育公司创始人……表面上看,30岁的项星玮眼下正在经历的工作与生活,似乎与乡村并无太多关联。然而,对于这个从群山环抱的小镇走出来的年轻人而言,那些从幼年时就开始积累的乡村记忆,那种根深蒂固的乡愁情结,一直在有意无意间成就着现在的自己,也让他对乡村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与设计。
项星玮近照
再过两个月,出生于1986年8月的缙云人项星玮就要迎来真正的而立之年。
这个“而立”,除了年龄将满30周岁,对他而言还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与角色认定:作为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博士研究生导师沈杰教授,目前正在着手准备博士论文的构思与开题;同时,作为浙江师范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外聘教师,每周五从杭州赶往金华授课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与责任;2015年底,由他主要发起并创办的杭州云注教育科技公司成立;今年5月,他与女友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在杭州有了小家……
从学生到教师,从工作到创业,从单身小伙到组建家庭,项星玮说,自己的每一步成长与转变虽然在城市,却又与乡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城市是他目前的安身立命之所,那么乡村带给他的,则是灵感,是情怀,是眼光,更是未来值得放手一搏的广阔空间。
乡村,设计的场所
缙云五云街道,是县城所在地,也是项星玮的老家。如今,这里不仅由从前的镇更名为街道,并且呈现出一派车来人往、绿化优美、楼房林立的新型城镇化图景。
然而,每每谈及自己的家乡,让项星玮始终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远方连绵不绝的座座青山、清澈可见游鱼的条条溪流,以及田埂边农人们头戴草帽、手牵耕牛缓缓归家的乡村图景。尤其是在距五云街道10多公里开外的新建镇上,那一片保存完好、风格古朴的河阳古居民群,看过一眼便令他印象深刻。
“西方建筑学倡导一种‘场所精神’,认为每个地方、每个场所,都有特定的‘气氛’,可以用非常具象的东西表现出来。乡土社会是一个大场所,地缘与血缘构成基本体系,其中的乡土文化值得在建筑设计中不断学习、借鉴。”项星玮说,怀着这种独特的乡土视角,2008年,还在浙江科技学院攻读建筑学专业大三时,他就和其他两名同学在设计竞赛中崭露头角。
根据竞赛要求,每个参赛团队需要在面积3000平方米到5000平方米的空地上,设计一座活动中心。到哪里去找面积如此大的一片空地?活动中心的建筑风格与活动内容如何设计?项星玮说,城市里,比如像杭州西湖景区内的满觉陇等,他们也不是没有考虑,但是风景理想的地方场地又不够,最后索性就把目标设定在他所熟悉的河阳古民居群附近。
几经商讨与实地考察后,一个颇具江南水乡风格的“乡村会客厅”设计方案就此出炉。3名团队成员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坡地地形,并力图保留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赋予设计方案明显的地域特征。其中,建筑物采用一进院与二进院的形式,屋顶为单坡顶,灰瓦白墙。其内设有茶室、乒乓球室和戏台等,戏台前为广场,亦可作看台使用,充分考虑到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乡村会客厅’的设计理念源自于古建筑中‘厅堂’的概念,”项星玮解释说,乡土社会中,广场与戏台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前者可供人们晾晒谷物,集聚谈天,后者则是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还原出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空间的合理利用。这就是乡村记忆带给他的独一无二的创作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