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贸市场检测办公室里,金长为小记者演示检测蔬菜。
农贸市场存放的档案记录。
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明办 主办
杭州日报和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 承办
为了“守好”这个让市民放心的菜篮子
在西湖区,有一个农贸市场,杭州很多“马大嫂”都舍近求远跑去买菜,为的是能吃上一口安全放心新鲜的蔬菜,它就是远近闻名的古荡农贸市场。而打造出这个闻名遐迩的农贸市场的功劳,离不开一个人,他叫金长,59岁,现任古荡农贸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3年,金长被任命为古荡农贸市场总经理。13年来,他始终秉承“诚信经营”的宗旨,将古荡农贸市场打造成为全市农贸市场行业食品安全、诚信经营、长效管理等工作的典范和传播杭州城市“市井文化”“餐桌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2013年金长被国务院食安办评为全国“食品安全、诚信守望”十佳诚信使者;去年,金长也因为诚实守信被评为第十一届“杭州市十大道德模范”。
这一期的“寻访文明使者”,杭报记者就带着“寻访小记者”—来自现代实验小学的刘骐伟和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文一街小学秀水校区的母俊辰,和金长相约古荡农贸市场。
“三知道”打造农贸市场中的标兵
一进古荡农贸市场,两名寻访小记者就发出惊叹:“这个菜市场跟我平时去的菜市场不一样,别的菜市场又脏又臭又杂乱而且特别吵,这里整整齐齐的,地面瓷砖拖得发亮,好干净!”
金长笑着说:“我要让大家进到菜市场就像是进到家里一样,环境好,买菜才有好心情!”
除了环境整洁,金长最看重的是食品安全。他创造了“商品准入早知道,问题食品马上知道,信用信息全知道”的“三知道”理念,有效破解了农贸市场食品准入、安全管理等难题。
在古荡农贸市场会议室的档案柜里,存放了自2004年以来经营户的所有进货记录。寻访小记者随手翻看了一本,里面记录的是某个经营户一天进货数量,价格和来源。“农贸产品从哪里来的?来源渠道是否正规?这是‘早知道’。”金长说。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问题食品便第一时间被封存、存档,并通过电子屏向消费者公示。“经营户不但要自行销毁,我们还要对他们进行处罚,轻者当天生意白做,重者经营权就没有了。由于违规成本高,商户在进菜的时候也会留个心眼,避免了问题蔬菜从源头流入。”金长说,这是问题食品“马上知道”。
所谓“信用信息全知道”,是指每个摊位都悬挂了一个电子屏幕,该经营户的个人信息一目了然。
“电子屏幕上有摊位老板的星级标志呢!”眼尖的小记者母俊辰很好奇。金长解释说,这个是信用等级,经营户诚实守信的程度是通过星级标志来体现的,信用等级越高,星级越多,自然聚拢的人气越高,生意也就越好做。
就这样,“三知道”的举措让一个原本无序、混乱的马路市场成了杭州市农贸市场中的标兵,也让市民的菜篮子更加安全。
规矩多为的就是“诚实守信”
在古荡农贸市场里,有一个检测办公室。金长带着寻访小记者体验如何对食品进行抽检。
莴苣的根部,小白菜的叶子,还有白菜……每天早晨,古荡农贸市场都要从60多个蔬菜摊位中,采集16至20种蔬菜进行抽检。
“最近不是有些地方出现用甲醛泡出的白菜嘛,我们最近加大了对白菜的抽检力度。”金长向寻访小记者介绍抽检的步骤。
除了每天的例行抽检,金长还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规则。经营户都说在这里做生意,规矩最多,但是他们都特别服他。
“每次开会,他都跟我们说做生意一定要诚实守信,不能欺行霸市、短斤缺两,而且要保证食品新鲜度。他说,只要诚实守信,生意肯定会好起来。”在古荡农贸市场做了十几年生意的黄师傅说,市场里人人都知道,想要在这里做生意,必须得诚实守信。
为了能让市场安全有序地发展,10多年来,金长几乎没有节假日,但是他说值得。“古荡农贸市场的价格并不比别的市场便宜,但有很多人特意开车过来买,就是因为我们有‘诚实守信’和‘食品安全’这两块招牌。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让市民放心的菜篮子守好。”金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