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的杭州大学生走访心障人群服务机构 受访者供图
嘉宾在浙大紫金港分享创意、创业、公益经验时,台下年轻人听得认真。 受访者供图
防倾倒的碗垫 社区“阳光盒子”
最近,位于杭州丁桥的杭州慧灵托管中心,陆续来了很多大学生。杭州慧灵是专为心智障碍群体服务的公益机构,大学生上门是为了近距离观察心障人群,发掘他们的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是一项名为“初”的社会设计大赛,面向16-25岁的年轻人。大赛的组织者是一群“90后”,初衷是发动年轻人,关注心智障碍的群体,并提供能解决实际困难的方案,比如更容易使用的辅具、甚至一个商业模式。而参赛者将获得和知名公益人士、创新机构互动、实习的机会。
“初”不止吸引了杭州大学生。37个参赛团队里,有中央美院、同济大学等各地高校的学生,还有IT咨询师、营销策划人员等各行业的年轻人。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几个高中生也参加了大赛,担任项目经理、用户分析师、设计师等角色。
现在,不少参赛方案正通过基金会、公益组织等机构落地。
陶子的烦恼
活动缘起一次聚会,相互问起“你是做什么的”,杭州慧灵托管中心工作人员陶子的分享引起朋友关注。
慧灵托管中心致力于服务成年心障人士,已成立25年,目前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都有团队。三年前,陶子辞职照顾孩子,无意中接触到杭州慧灵,索性加入了在家附近的这个公益组织。
陶子说,慧灵的理念是为心障群体提供庇护性就业,广州慧灵开办了农场、面包坊,西安慧灵开办了青年旅社,请服务对象在这些机构工作。杭州慧灵成立时间不长,目前以看护服务为主。虽然大家都很努力,和服务对象一起制作马赛克相框等艺术品,但对包装设计、销售品牌等不在行,依然停留在简单的代加工上。
这打动了陈悦怡和创业伙伴。“90后”姑娘陈悦怡保送浙大英语系后,又拿了设计学位,平时对公益活动也很有兴趣。毕业后,她选择创业做社会设计,项目叫“开物”,也是这次大赛的主办方。“很多人眼里,设计同于画平面图、做模型或者是做产品,但在我们看来,设计是一种识别、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陈悦怡说。
基于“每个人都可以做设计师”的理念,陈悦怡和伙伴们发起了这项社会设计大赛,希望年轻人直面社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