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伯独自居住在文晖街道三里家园社区。因为不会烧菜,所以自2007年搬进小区以来,他每天都以干粮度日,人也是日渐消瘦。
2011年6月,社区开办了老年食堂。自此,孙大伯总算过上了“酒足饭饱”的日子。为表感谢,孙大伯每年都会给老年食堂赠送一面锦旗。
孙大伯今年83岁,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在英国,一个则在上海。孙大伯说,在没有老年食堂时,他的生活是这样的:
早餐,泡面或馒头。中饭,基本不吃。晚饭,泡面或饼干。
“一个人烧菜,太麻烦,更何况我也不会,我就这样有一顿没一顿的吃。”孙大伯说,他的助老员小金很心疼他,见他一个人伙食差,常常会烧好菜给他带去吃,“上次带了老鸭煲。”一说起小金,孙大伯脸上满是笑容。
而如今有了老年食堂,孙大伯的吃饭问题就不愁了。“中午去食堂打一荤两素三个菜,留到晚上吃。晚上如果吃不完有剩,第二天煮泡面时再一起放进去,味道可好了。”孙大伯说,最重要的是,食堂的菜适合老年人口味,价格还实惠,给了老年人实实在在的方便。
2012年,孙大伯给食堂送去了“民之食府”的锦旗。2013、2014年食堂也陆续收到了孙大伯的锦旗和表扬信。“即便我走不动了,锦旗也不会少,只要食堂还在为老年人服务。”孙大伯说。
昨天中午10点半,我去三里家园社区的老年食堂转了一圈。食堂面积不大,里面只摆了三张桌子,但吃饭的队伍已排到大门外。
门口的白板上写着“今日菜单”:千张包3元、家常豆腐3元、南瓜1元、包心菜1元。
三里家园社区的王书记说,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200多人,其中空巢老人110多对,独居老人260多人,老年食堂的开办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问题。“食堂的菜品每天都换,荤素搭配,供老人选择。我们每天会准备60份左右的菜,有时候还会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