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生张天一即将毕业时在京开牛肉粉店,一天进账万元。近日,北大前校长周其凤盛赞其“不光有远大的理想,而且更能脚踏实地”,表示自己曾专程去尝了张的牛肉粉。
北大老校长不以自己的硕士生卖米粉创业为“耻”,反以为荣,这是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力挺,值得赞赏。
印象中,类似报道并不少见。大约十年前,就有名叫陆步轩的北大毕业生干起屠夫行当。他的校友陈升,也操起一样的职业。他们当中,有的是看到商机后主动择业,有的则是人生沉浮后作出了不得已的选择。尽管都是凭能力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但一直也备受非议。例如,有人直指这是浪费高校教育资源,毁了人才之类。
这些年,谈到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屡提僧多粥少之外,就业观念转变难也是一个问题。总有一些毕业生眼高手低,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有些人要么想着当公务员,要么想着进外企。还有些人即便去了企业,无论能力大小,总想着做管理,不愿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
张天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毕业生做出了榜样。实际上,简单以学历、院校论英雄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有没有真本事、真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周其凤所说,不光有远大的理想,而且更能脚踏实地。大学生只要学得扎实,无论干哪一个行业,都能出业绩。只要踏实肯干,没有走不了的路。
转变就业观念,还有一个社会评判标准问题。我们经常说,要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就业松绑。如果说,十年前,陆步轩卖肉让人大跌眼镜还可以理解,那么,在市场化自主择业这么多年后,类似新闻还屡屡成为关注焦点,本身就不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心态。
什么时候,当大学生开牛肉粉店、卖猪肉不再成为新闻,这个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体系才更趋合理,社会心态才更为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