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病房里有许多患者是在美国治疗后退回来的 我们医院今年要开展50项抗癌新药临床试验 都市快报 首席记者 俞茜茜 记者 金晶 见习记者 张煜锌 陈彦汝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王家铃 王屹峰 张颖颖 近年来国内外在医疗水平上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抗肿瘤药物方面,国内引进国外药物的速度加快了很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器械的脚步也和国外同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国内著名肺癌诊治专家马胜林教授说,“基本上国内现在的治疗理念、治疗方法跟欧美发达国家是同步的。只要是去正规的肿瘤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国内外在诊疗水平上没什么差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凯教授说,其实国内外治疗肿瘤,大部分治疗方案和用药是一样的,但是国外的基础研发水平比较领先,一些新药临床研究相对多一些,病人有机会用上在临床试验的新药。除此之外,或许赴外就医价值就没那么大了。 加入新药试验2个月 她的肿瘤奇迹般消失了 去年年初,浙医二院肿瘤内科单建贞主任医师曾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肿瘤中心进修,遇到不少来美就医的华人。 一位来自中国的46岁女性肺腺癌患者,姓林(化名),两年前发现肺癌晚期,已无手术机会,基因检测提示没有相匹配的靶向药,国内医生表示预期生存不容乐观。 林女士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经济条件优渥。经熟人介绍,她选择到美国加州一家医院就诊,自费接受了同步放化疗。可经过2个疗程后,却发现肿瘤反而增大并扩散了。 “当时好绝望,没想到不远万里、克服重重困难来美就医,仍然看不到希望!”后来,林女士的医生推荐她到UCLA肿瘤中心参加临床研究,非常幸运,她的各项条件均符合入组试验,就这样,她顺利加入了这个免疫治疗+CDK4/6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治疗药物全部免费。 令她感到不可思议的是,2个月后,体内的病灶全部不见了! 当单建贞遇到林女士时,她已经加入这个试验组18个月了,每天生活与常人无异,隔天还去游泳。林女士仅会几句英文,只能用手机上的翻译软件与医护人员交流。“我每3个月回一次国,很孤单、很想家,但我的生命在这里奇迹般的延长了!” 单建贞说,像这样的患者就是赴美就医的获益者,因为美国的新药临床研究非常多,但首先得找对医院。 赴外就医 大部分是为了试新药 但大多无功而返 不过,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像林女士那么幸运,大多数赴外就医碰运气的肿瘤患者,最终还是无功而返的更多。 60多岁的吴先生(化名),杭州人,在杭州一家大医院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这种肺癌非常棘手,没有靶向药可以用。他通过中介,直接到纽约顶尖医院治疗,之后转到波士顿最顶尖的肿瘤医院。 吴先生原本心里满怀希望,美国的医疗那么发达,每年有那么多的新药上市,他希望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有机会加入新药试验项目。 可到了那里,吴先生并没有遇到适合他的新药研究项目,美国医生给他用了四周期的化疗后,发现肿瘤比之前更多了,随后给他进行免疫治疗。接下来的情况更糟糕,他的体力每况愈下,医生只好建议他回国。 最后,吴先生拿着厚厚一沓病历来到单建贞的门诊,一看,用的都是小细胞肺癌国际/国内指南里推荐的标准治疗药物,在浙医二院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国际化标准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潘宏铭教授也曾接诊过类似的患者。一个70岁的肝癌晚期患者赵先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自行去美国梅奥诊所治疗,他的初衷是为了进入一项最新靶向药物的一期临床试验。 在就诊过程中,因为赵先生肝功能受损,胆红素增高明显,不符合参加临床试验组的条件,无法入组,梅奥的医生建议他先进行系统性全身治疗,等到身体状况符合条件后,再参加新药试验。 可等待遥遥无期,考虑到在美国的花销及后续治疗问题,最终赵先生只能选择回国。 浙江省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陈明教授说,“我们病房里面有不少病人是从美国回来的,可能在国内打5到6个周期的化疗,总的费用还不如在美国打一次的高。” “还有一个很典型的病人,他美国去了一次之后,花了大概十几万美金,还没等到新药试验的机会,钱花完了,只能回来。我们仔细看了他的就诊病历,前期用的还是常规的化疗药物,和国内的治疗方案并无区别。” 能加入新药试验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王凯教授说,有不少患者认为,临床药物试验是把患者当成“小白鼠”,在安全性上有所顾虑。但对于肿瘤患者,能够参加新药试验,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有几个好处:首先,患者可以获得针对病情的最新药物,而且这些药物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其次,临床试验最后的结果要作为循证医学依据,因此对整个过程的管理极其严格,参加试验的患者可以得到全程、全方位的管理。无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都是非常规范的,而且会严密监测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即使是进入到对照组,也是采用目前标准治疗方案,而且会严密监测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再者,患者参加临床试验后所提供的治疗药物和有关检查是免费的,可以为患者节省费用。 不过,新药试验不是想参加就能参加。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新药试验对受试者的要求往往比较严格,像对患者的体力状态评分、年龄、是否有可测量病灶等都有要求,如果不符合相应的标准,就不能够入组这个临床试验。 我们医院今年要开展50项抗癌新药临床试验 近年来,我国的抗癌新药上市和研发速度在加快,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医疗体系发达的国家,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面孔。同时,国内很多大的医疗机构也在开展新药临床研究,与国际同步。患者无需为了新药,千里迢迢赶到国外治疗,在国内的医院也能获益。 在潘宏铭教授看来,近几年,我们国家新药上市的速度和美国正在缩小差距。“去年,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共进行了39项包括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在内的抗癌新药临床试验,今年,将会展开50项抗癌新药的临床试验。从2003年至今,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共进行了200项抗癌新药临床试验,有近3000人从中获益,现在,每年至少有500人会从临床试验中获益。” 浙江省肿瘤医院最近在做一个针对肺癌的“Her-2”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目前发现,这个药物平均可以延长病人一年的寿命。 陈明教授说,新药的研发时间,过去要5年、10年,现在1年、2年就可以研发出来。但没有人这么幸运,能次次等到新药,基本上晚期的肿瘤被根治的可能性极低,这就只能做到带病生存、带瘤生存。“作为医生,我们希望的是能提高晚期病人的五年生存率,把它变成慢性病,像高血压一样长期管理。” 王凯教授说,浙医二院呼吸科是国家首批临床药物试验基地,与世界一流的肺癌诊疗中心和药物研发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实现了肺癌药物临床研究的国际同步。目前共承担了近30项国际和国内多中心的肺癌临床试验项目,包括免疫治疗和新型靶向治疗药物都在本中心进行。特别是作为牵头单位开展了国家1.1类新药新型靶向药物迈华替尼、D-316的国内多中心1/2期研究,让许多有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获益显著,现在正在进入三期研究中。 不要盲目赴外就医 出发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事实上,在国内通过国际远程电子会诊,让国外专家给出治疗方案是个现实选择。当然,如果针对患者的病情,国外有更好的药物或设备,此时再考虑出国就医也不迟。 王凯教授建议,患者在出发前,要做好必需的准备—— 1.要到权威的医疗机构,请经验丰富的肿瘤专家评估病情,给出初步的治疗方案作为参考。 2.针对自己的病情,多咨询业内权威专家,了解目前国际上对于该病情的最新治疗情况,以及是否有针对病情的药物及研究,选择适合的医疗机构和专家。 3.在选择赴外就医机构时,一定要做好功课,注意甄别。最好先提前看一下机构的官方网站介绍,包括对医生的详细介绍,国外医疗机构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严谨的。 潘宏铭教授说,除此外,出国就医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比如,首先要克服时差问题,肿瘤病人身体是否吃得消?其次,还要考虑饮食问题,肿瘤病人身体本来就比较弱,国外的饮食不习惯,营养跟不上,身体状况不行,无法接受高强度的治疗。第三,语言交流障碍。这是赴外就医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诊过程中,要跟当地医生护士交流,都必须通过翻译,但如果没有翻译到位或者没有把关键病情陈述清楚,就有可能影响医生的判断,甚至影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