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首席记者 沈积慧 一旦河面出现漂浮物或河道两旁有违章建筑,系统马上自动报警,并自动同步到水利、环保、工商等部门;河道被数字化,相当于每条河都有一份专属的“电子病历”,哪里有排污口,哪里有违章一清二楚…… 昨天,河长科技宣布携手阿里云,启动首期“万条河流上云”计划,将这1万条河流数字化,帮助河长及早发现私搭乱建、河岸河面垃圾、违法排污、水质变化等问题。同时基于庞大的数据和先进算法,培育出可辅助治理决策的 “河长大脑”。目前,慈溪河道率先“上云”。 每个河长的手机里都有一个“智慧河湖长”App,定期完成巡河、记录等工作。比如在嘉兴市乌镇镇民合村,做了近7年河长的钱建松也是民合村的村委会主任,他主要负责北永兴港-董家桥港段的河道,全长2583.9米,每个月巡河四次。 每次巡河前,他都会打开App,一旦发现河面有漂浮物、沿岸垃圾等异常情况,就会记录在App上。同时,这个App还标注了周边需要重点盯防的污染源、排污口。 在这套系统的后台,可以清楚地看到钱建松的巡河轨迹、日志和上报事件。不同的事件还会触发不同的处理机制,比如“漂浮物过多”,系统就会提醒保洁公司加强作业频度。 在慈溪,河道“上云”之后将与其他政务云无缝对接,一旦发现河道异常状况,将秒级同步到水利、环保、工商等相关部门。同时,通过阿里云DataV数字大屏,巡河完成率、排污口状态、河道生态布局等一目了然。 对于河长们来说,过去沟通全靠电话、微信,现在有了智能巡河系统,事件上传后实时分析、智能调度,处理效率提升好几倍,再也不用对着电话吼了。 河长科技CEO何文景说,基于阿里云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未来有望培育出一个“河长大脑”。按照规划,“河长大脑”借助于知识图谱、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智能化技术,从水资源保护、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逐步为每一条河流构建出精准的画像,建立详细的“电子病历”。 何文景说,以前主要靠人的经验制订治河方案,现在所有的数据和治理经验全部在平台里面,为河道治理作辅助决策。“平台的数据越来越多,大脑会越来越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