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不良率攀升 银行开始倾向保守策略 银行对信用卡授信收紧风控,被认为是前几年激进式发卡的结果。尤其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信用卡发卡量暴增,许多银行都在信用卡业务上激烈竞争,争相“拼规模”、“抢市场份额”。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86亿张,同比增长16.73%,不少银行的累计发卡量都突破了1亿张。 “恭喜成为某某银行信用卡优选客户,审批快,额度高,点击某某链接,只需一步即可完成。”像这样的信用卡短信推荐,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有时候浏览新闻、观看短视频都会被推送信用卡广告。 在线办卡成为信用卡获客的重要渠道,除了各家银行的官方渠道外,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入口,都可以进行线上办卡。“相比于线下地推或者老客户推新,线上办卡的获客成本相对低很多。”杭州某国有大行工作人员表示。 激进式发卡、大规模的线上获客,给日后埋下了隐患。转折点出现在去年下半年,很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增速出现下降,逐渐回归冷静。这在几家银行公布的财报中得以佐证,虽然信用卡发卡数量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但与2017年相比,增速明显放缓。 在2018年各大银行的年报中还能看到一个信息:不良率攀升。10家银行中,7家的不良率同比有所上升,其中6家的不良率超过1.5%。 “在这种情况下,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开始倾向于保守策略,申卡通过率和审批额度都比以前谨慎。”上述银行工作人员解释。 这些行为可能会上银行降额黑名单: 1.利用信用卡“漏洞”套现 2.频繁使用互联网借贷 3.用户本身爆卡、超限、恶意透支等刷卡行为 4.异常消费行为,如刷卡商户与金额不符,经常在非营业时间刷卡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