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上班族,徐萌的通勤模式和别人有点不一样。
出门前她会预约好共享汽车,然后骑着共享单车到达固定停车点,打开手机上的App,点开“智能开锁”,驾驶共享汽车抵达公司后,在App上还车。行驶半个小时,手机显示付款7.5元。
“一分钟0.25元,现在新用户有优惠券,一块钱能开8小时。”她对记者说,已经没有摇号买车的想法,因为可选择的共享汽车越来越多,便宜,还方便。
忽如一夜春风来,杭州的停车场和道路上已经可以“捕捉”到各种各样的共享汽车,微公交、盼达、麻瓜……不像共享单车有那么多种颜色,但不用摇号,不用养车,还天生自带共享经济的金字招牌,共享汽车似乎正成为下一个风口。
事实上,嗅觉灵敏的资本,已大举进入共享汽车领域。
共享时代的新蓝海
在杭州教工路1号,左中右微公交的总部,一块电子显示屏占据了整整一面墙,这是共享汽车的指挥中心。
显示屏上,是微公交在杭州各条街道上的分布图。“实时显示车辆动态,每一个区域有多少辆车可以调配,哪些被人租走了,哪些是空车,都能看出来。”左中右微公交运营公司董事长饶正华告诉记者。
对杭州来说,共享汽车并非新鲜事物。早在5年前,微公交率先试水分时租赁模式,也就是如今共享汽车的运作模式。
共享汽车更准确的名称叫分时租赁,其模式一般按照“里程+时间”计费。只不过同样是分时租赁,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玩法。这个行业,门槛要高得多。
和共享单车不同,共享汽车需要在运营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大部分共享汽车品牌的车辆由租赁公司提供。如果采用自营模式,需要相关企业大量采购汽车和相关牌照资源,运营投入压力更大。
九成以上的共享汽车,均是新能源汽车。相对小型的经济型新能源汽车,适合城市内的短途交通。“3公里之内是单车市场,3公里之外是汽车市场。”业内人士称,与传统燃油汽车竞争中,高速度、高性能的电动汽车还没有市场优势,一方面时候未到,一方面成本太高。而且电动汽车有其“先天缺陷”:电池寿命短,充放电及使用过程中受温度、湿度影响大,再加上充电设施不完备、里程焦虑等因素,市场接受速度似乎没有那么快。
除此之外,取还车是否方便、车内卫生环境、车况、费用高低、App体验等也是消费者非常看重的方面。饶正华称,如果想要赢得良好的口碑,也就意味着要增加人员运营成本,再加上后期车辆的维修保养等,优质服务及高成本时刻考验着“企业能不能活得好”。
但尽管如此,“共享汽车仍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5年前一手创造出微公交模式的康迪电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晓明说,汽车保有量总有一天会达到天花板,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亿辆,汽车在册驾驶员3.42亿人,私人机动车利用率却仅为5%,也就是说数亿人空有驾照而无车可开。
3个月前,首汽旗下的GoFun在杭州投放了第一批共享汽车,共400余辆。GoFun的计划是在杭州布局3000辆共享汽车。
量化的数据更能直观反映共享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发布的《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中国汽车共享市场容量有望由每年660亿元增长至3800亿元,潜在需求带来的潜在市场容量更有望达到1.8万亿元。共享汽车的普及也逐渐改变着用户的购车理念,据交通运输部、清华大学等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微公交等共享汽车模式的普及将使19%的人放弃购买第一辆私家车,60%的人放弃购买第二辆私家车,饶正华预测这个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