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上广,杭州是我们最重视,也是最省心的城市。”不久前,在一次聚会上,一家共享单车企业的高管说道。为了证明自己说的不是客套话,他列出了一系列理由,大到低碳出行和城市气质,小到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市民尝鲜的热情。
按照他的说法,检验一座城市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小孩和老人是两个重要指标。刚到杭州时,他们在路边仔细观察过,发现不少老年人都好奇地拿出手机扫码,顺利地开锁,算是吃了颗定心丸。
对于这样的场景,滴滴专车司机高银龙很熟悉。三年前,正是同样一批人帮他在杭州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杭州邂逅移动互联网的故事。在“移动支付之城”“生活品质之城”光环的照耀下,新生的互联网业态在杭州快速生根发芽,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创造了无数新的就业岗位,为喜欢杭州的人提供了梦想生长的土壤。
消失的打车淡季
高银龙一家是被姐姐和姐夫从苏州带到杭州的,那是2013年。把孩子安顿到江干区一所中学后,他找了份家用电器销售员的工作,老婆进了杭州“老字号”华味亨。
那一年,80后的陈伟星是创业圈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他创立的快的打车获得了阿里巴巴的投资。人们开始用“北有嘀嘀(后改为滴滴),南有快的”来形容打车应用市场的格局,稍有预见性的人在空气中嗅到了一丝火药味。
不过,高银龙直到2014年才知道这两家公司,因为它们真的动起手来了,导致杭州人出门第一件事不是拿钥匙而是看手机。持续一年多的“补贴大战”过后,大部分杭州人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移动支付。
而高银龙用另一个身份参与了这场竞赛。2014年10月,他成了杭州首批专车司机,“当时只是收到一条短信,说是时间比较自由,薪水也还不错,就去培训上岗了。”如果当时他知道自己的新东家和对手每天要“烧”掉好几亿,恐怕不会那么痛快地跳槽。
就像事先说好的那样,2014年高银龙的老婆也跳槽了,从华味亨跳到了华润万家,在旗下名为Vango的便利店工作。从那时到现在,他们两口子再也没换过工作,并且在杭州买了房,彻底安顿了下来。快的和嘀嘀合并后,高银龙成了滴滴专车司机,如今的身份是杭州自营车第一大队的队员。
这个车队总共有23人,来自于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地,40%都是工作三年以上的老员工。他们每天6点多出门,一天需要干满10个小时,每月有4-5天的休息时间。去年G20之后,到杭州旅游的人多了,专车生意也越来越好。“往年春节过后是淡季,现在每天订单连着来。很多出租车司机也这么反映。”
推荐阅读:
@杭州人 明起一大波新规好消息来袭 能省下一大笔钱!
租房族的福利来了!杭州租房新政19条出台 实行"租购同分"
杭州现104例登革热病例 专家支招如何预防
权威解读浙江幼儿入园、学前教育新政
签阴阳合同 杭州70多岁老伯花500万买了“假学区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