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宝强离婚案闹得沸沸扬扬,撇开那些狗血的剧情不说,有几个细节让金融圈的朋友们觉得匪夷所思。
据报道,王宝强欲将马蓉告上法庭,无奈银行卡被冻结,可支配的余额也有限,无奈之下只好跟圈中好友陈思成借钱打官司。作为一个以“老实本分”著称的演员,王宝强对自己的财产管理也是毫无章法,他实践着一个中国好老公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把钱全部上交给老婆,并由其任意打理。
一个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的朋友开玩笑地说,好想知道王宝强到底办的是哪家银行的卡,最起码的一些提醒功能都不具备,比如大额数目转入转出,银行基本都会预警、集中对账、反洗钱监测等,并及时通知开卡人。
而最让人诟病的一点是,打官司还需要公然跟朋友借钱,这是多么脱离时代的做法啊,家丑不可外扬不说,借钱也完全可以通过更新潮的方式来实现啊。
比如试水“熟人借贷”的熟信创始人曾军。他发明的熟信APP,可以对手机通讯录里的朋友授信,并向有需求的朋友提供借款,也可以从朋友那里借款。不过全过程都是匿名的,这是为了避免熟人间借钱的尴尬。曾军为这一模式发明了一个概念——社交金融。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网上借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现在的P2P平台上,投资人对借款人的信息掌握非常有限,很难对风险做出准确判断。于是,投资人对借款人的情况漠不关心,而把注意力放在平台本身的安全性上,平台不得不承诺刚性兑付。愈演愈烈的P2P平台跑路潮,说明了这种承诺是多么不靠谱。
除了曾军之外,互联网巨头和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发力社交金融。微信、QQ嫁接了一系列金融服务,人人网推出了“人人分期”和“人人理财”。同时,金融平台植入社交沟通工具,增添社交元素:在平安银行推出“壹钱包”后,厚泽贷推出的“财金圈”、先花花推出的“先花一亿元”等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尽管两者的展现形式不一样,但有一点它们是相通的:以熟人间的社交关系,满足双方的借贷需求。
为何这种模式广受青睐?
在我看来,社交与金融结合是为了更好地做金融,社交可以为金融添彩,但社交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如果能将熟人间的社交关系用来评估风险和信用,这才是社交金融最有意义的地方。因为一个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如何,传统金融平台只能靠硬件或用户个人的社交数据来衡量,但真实的情况往往熟人间最知悉,熟人之间的借贷能降低信息不对称,进一步降低风险。
当然,对于熟人借贷来说,风险把控权在出借人自己手上,这是最重要的风控。而对于平台的技术要求,随着社交用户的数目激增,也会承载越来越高的负荷,资料审核成为当务之急。
不过,这个新生事物还在催生和发酵中,它开启的新思维模式,也值得我们思考。毕竟,当王宝强可以通过朋友圈匿名借钱的时候,他留下的不仅仅是体面,更是对他自己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