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2016年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成都闭幕,会议围绕九大议题发表了会议公报,各方同意采取更多行动来增强信心和促进增长。
此次会议是G20杭州峰会前的最后一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架构、投资和基础设施、金融部门改革、国际税收合作、绿色金融、气候资金、反恐融资等议题,并核准了各议题下的主要成果,为杭州峰会做好了财金成果准备。
“会诊”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得了什么病,严重到什么程度?最新的判断是全球经济复苏仍艰难,面临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
世界经济的“病灶”是多方面的,解决问题就不能只靠一两味药。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采取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在内的各种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增长。
此次成都会议,主要任务是核准财金渠道全年主要成果,并提交G20杭州峰会。归纳起来,承诺和行动有这么几点:一是货币政策应继续支持经济活动,并保持价格稳定;二是财政政策应保持灵活性,以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提振信心;三是税收政策要鼓励创新,同时要保持平衡。
“点赞”中国做法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推进结构性改革是G20国家的重要目标,中国在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走在了前面,也获得了各国代表们的“点赞”:一是中国政府简政放权,消除市场扭曲、提高行政效率,通过对企业松绑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取得了很好效果;二是中国的税制改革,特别是营改增全面推开,不仅为企业大规模减税,更重要的是优化和完善了税制,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三是中国贫困人口大规模脱贫,低收入者收入持续增加,使中国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经济企稳 风险犹存
G20财经“大咖”评说中国经济热点
今年2月第一次G20财长会在上海召开时,恰逢中国股市刚刚受挫,国际市场看空人民币令外汇承压,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此起彼伏。几个月过去了,世界经济又添变数。就在成都会议召开前几天,中国发布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半年报”——6.7%的经济增长,一个“稳”字是中国给世界的答卷。
中国经济企稳难能可贵,但是风险和挑战也不容忽视,就此记者采访了出席成都会议的各国财经“大咖”。
高杠杆导致短期金融风险
风险:
数据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向前推进,高杠杆问题越来越明显。2015年公司债、企业债和债务融资工具共有18起违约事件,从今年情况看,风险个案数量只增不减。
警示:
虽然一些企业债务率高并发生违约,但中国没有爆发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中国对这些问题实施宏观审慎管理举措,重点要做好风险的及早防范,如果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会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时,公共财政会介入干预,但前提是要评估好对纳税人造成的损失。当然,关键举措还是加强风险防范。
中国需要采取措施应对短期风险,其中包括不断高企的企业债务水平。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
人民币国际化在考验中前行
风险:
英国“脱欧”带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明显下跌。7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跌破6.70,再创近年新低。
警示:
在英国6月23日“脱欧”公投后,日元兑美元一度涨破100,目前汇率走势已经走稳。
——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对媒体透露,他在此次会议上对G20强调了汇市维持稳定的重要性。他强调,汇率的过度和无序波动对经济及金融市场都有负面影响。
今年10月,人民币会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这将会给人民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涛表示,虽然面临挑战,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依然被与会人士看好。
产能过剩日趋全球化需集体应对
风险: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材生产国,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已成经济增长的拖累。最新披露的会议公报提出,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市场需求低迷使得包括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在内的结构性问题更加严重,这些问题对贸易和工人产生了负面影响。钢铁和其他行业的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集体应对。
警示:
中国钢铁产能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不仅没有任何补贴性质的政策刺激钢铁出口,而且对部分品种的钢铁产品加征了出口关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为了化解去产能的过程对经济社会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国还安排了财政预算对下岗工人给予支持。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结构性改革的引领者。
——IMF总裁拉加德认为,相信转型升级将推动中国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前行,让全世界人民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