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县级及以上城市都要实行阶梯水价
涨价之前,供水成本能否更透明?
涨价之后,到户水质会不会更好?
国务院近日发布被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水价改革。县级及以上城市应于2015年底前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
今年4月到5月期间,乌鲁木齐、济南、张家口、衡水、廊坊、信阳等北方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城市,均开始密集执行阶梯水价调整,水价上涨成为普遍现象,有的地方综合平均水价上涨超过70%。
随着“水十条”的落地,水价改革将走向何方?我们能够看到更清晰透明的自来水水价成本吗?水价调整能让我们喝到更好的水吗?
凡水价改革都是涨价?
近年来,北京、上海、杭州、南昌等不少城市已执行阶梯水价政策。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城市执行阶梯水价后,综合平均水价出现上涨。同时,保障居民基本用水的第一阶梯水价,也高出原来的标准。
北京于2014年执行阶梯水价,由每立方米4元调整为一、二、三阶梯分别为4.95元、7元、9元;杭州由每立方米1.85元调整为2.9元、3.85元、6.7元;南昌由每立方米1.18元调整为1.58元、2.37元、4.74元;今年4月乌鲁木齐执行阶梯水价后,综合平均水价将达每立方米2.34元,涨幅72.06%。
只有少数城市执行阶梯水价后第一阶梯价格没有上涨。其中,河北承德市一阶梯水价维持此前的每立方米2.75元,但三阶梯水价达到8.25元。
第一阶梯水价较原来价格上涨,意味着所有居民用水成本都上升了。这对百姓生活有多大影响?有专家说,水费支出在国内城市居民生活支出中约占1%,涨价后,虽然绝对支出有所增加,但占比不会明显提升。而且,据统计,大部分城市的阶梯水价政策中,一阶段用水量都能覆盖80%以上的居民。
尽管价格普涨,但一些城市反映,涨价后的价格依然低于成本价。去年北京调价时,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公布北京总的用水成本为每立方米6.38元,调价后一阶梯每立方米4.95元的价格仍无法覆盖成本。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由于近年来我国供水成本、污水处理需求、污泥处置成本都在增加,再加上我国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和国有供排水企业改革的要求,使得国内水价上涨。随着水资源紧缺程度加剧,水务产品或服务价格还有上涨的趋势。
供水成本经常掺了“水分”
按照规定,水价调整需要召开听证会,公示调价思路和相关价格成本。
南昌市节水办副主任卓鸿飞说:“现在民众对水价上涨怀有抵触情绪的重要原因就是供水成本不透明,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往往没有经过充分听证。水价中又包含了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等,这些钱也由供水公司收取,用途却不公开,自然会让人认为是进了他们的口袋。”
2012年,长沙、广州、东莞等城市开始陆续上调水价时,新华社记者曾辗转获取一份广州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清单”,一方水的成本,企业竟多报0.348元,比真实成本2.016元虚高了17.26%。政府财政投入、企业吃喝费用、“虚高”管网漏损等费用,都被算进企业供水成本中。粗略计算,按广州市相关部门核定的每年近12亿方的供水量,每方水若多收0.35元,一年将超过4亿元!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回应,并没有虚报成本数据,两个成本数据不一致主要是因为参照标准不同,不能简单对照比较。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本控制及管理方向博士生导师刘运国教授说,“供水成本”与“城市供水定价成本”是两个概念。供水企业公开的是企业实际成本,而物价监审部门执行的是“定价成本”。前者是站在真实反映成本信息角度,后者是站在消费者承担角度。
2012年,武汉市物价局也把自来水水价成本监审结果,首次“晒”给老百姓看。两家申请调价的供水企业申报的水价成本,都掺有“水分”,3年累计被“挤”出1.92亿元“水分”。每吨自来水的成本,有一家企业最高多报了0.5元。
有专家指出,公众对自来水成本的信息不了解,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企业虚报情况的发生。
目前,各地听证会的成本监审基本都是政府说了算,很少引进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个别企业和全行业成本和绩效进行监审。傅涛说,各地应借水价成本公开的机会,形成一套基于行业的绩效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