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时政要闻   领导重要讲话   新政解读   新政要览   图片新闻   杭网议事厅   区县传真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杭州新闻中心> 杭州新政> 时政要闻
 
时代呼唤容错免责制度
2015-12-03 06:44:41 杭州网

    ●“创新”和“容错”相互依存,不能容忍错误的社会决不是创新社会

    ● 改革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只有对失败者宽容理解,为创新者撑腰壮胆,才能让他们无私无畏地支持和推进改革

    ●干部须有担当精神,组织要有担当胸怀。容错免责制度正体现了组织对改革创新先行者的关爱,展现了组织勇于担当的风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然而,几乎所有的改革创新都需要实践才会完善,所有的科学技术都需要试错才会进步。

    容错是社会进步的土壤

    创新的源头在哪里?创新源自于深层次的思想解放和制度支撑。一个系统,一个团队,一个流程,客观上都会存在犯错现象,几乎所有的创新都需要经历思维与方法的犯错才会找到正确的方向。

    “创新”和“容错”相互依存。只讲创新,没有容错的创新是“伪创新”,而我们通常对于失败缺少必要的包容。

    我认为,健全包容、容忍过错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和土壤,不能容忍错误的社会决不是创新社会。创新自容错开始,别无他途,爱迪生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才发明电灯。一个提倡万众创新的社会,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容错的社会机制和观念,只有摆脱了僵化教条的思想束缚和不利于创造创新的体制束缚,使思想在深层次上获得解放,才能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容错是改革创新的保障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未能做到公共权力百分之百不出错,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管理、修复错误的纠错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群众性的探索、创新事业,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缺乏经验,出现一些问题是很自然的,要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改革创新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当前,面对发展机遇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许多发展中的问题躲不开也绕不过,只有对失败者宽容理解,为创新者撑腰壮胆,建立改革的试错容错机制,才能克服怕承担风险、怕触及矛盾、怕影响自身利益的顾虑,无私无畏地支持和推进改革;才能让敢于担当者理直气壮,让勇于担当者打消顾虑,让善于担当者脱颖而出,充分释放闯的魄力、拼的劲头,形成百舸争流的改革新气象。

    容错是勇于担当的风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改革创新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想干大事、成大就,难免出现失误,有时甚至干得越多出错越多。许多地方认识到,从严治吏,还是需要激发干部改革创新的热情,领导干部“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的思想容易造成“将不用心、兵不用力”的局面;严管干部,还是需要激励干部敢为人先的激情。

    而要让干部敢于担当,最重要的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支持和鼓励干部改革创新不仅需要柔性引导,更离不开宽容失败的制度保障,用合理的机制规划出“试错权”运行的最佳轨道。容错免责制度正体现了组织对干部的充分信任,不让实干者受屈,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创新者灰心;体现了组织对改革创新先行者的关爱,展现组织勇于担当的风尚。

    杭州大力倡导先干不犹豫、先行不争论、先试不苛求的发展理念,营造激发改革创新的“场”,积聚释放改革创新的“势”,势必吸引更多有胆识、有能力的人投入到改革创新这一伟大事业,使杭州成为改革创新发展的人间天堂。

来源:周旭霞    作者:周旭霞    编辑:见习编辑 汪浩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大政纵览
 
大政图鉴
 
手机微信也能工商注册
 
青田的石头会说话
 
青少年了解西湖的窗口
 
清积雪 保大棚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