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近些年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全省高校新生体制健康测试情况通报》,临安区在全省共94个生源县(市、区)的总成绩合格率中稳居前五,其中,临安中学、临安昌化职业高级中学等曾连续3年平均分、合格率排名居全省前十名;临安籍新生在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中,总优良率、合格率排名位居全省前列。 佳绩的取得,是临安区重视体育教育的集中体现。将时间往前推,这一系列体现生源体育测试水平的数据,刚与六年前临安区教育局在各类高中招生考试中的一项重要改革——《2014年临安区体育中考方案》大有关系。 在体育教育领域深化改革,临安区是先行一步的“探路者”。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六年来临安区教育局在体育教育上深耕细作,做的正是这样一件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大事:始终把学校体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健全“五育”并举育人模式,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推进“硬核中考” 提升全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 2014年1月14日,临安区教育局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抽签仪式——考生体育中考到底考哪些项目,要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公证人士的监督下,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抽签来确定,这在临安教育史上是破天荒头一回。抽签仪式的举行,正式按下了2014年临安区体育中考改革方案实施的启动键。 根据改革方案,考试总分从原来的30分增加到40分;以必考、选考、抽选考来代替原来的从初一就可以确定全部考试项目的做法;考试项目从原先“3类11项”调整为“4类13项”;除女子1分钟仰卧起坐标准不变外,其他评分标准均作了适当提高。 体育考试改革的背后,是临安区对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深度思考—— 1000米、800米长跑是“必考”项目。其设置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尤为有效,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和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 100米游泳和深受群众喜爱的三大球类活动是“选考”项目,为了培养运动技能,给终身体育打基础,“选考”的设置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和训练,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蛙跳、1分钟跳绳、10m×4往返跑、掷实心球、推铅球、100米跑、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速度技巧、柔韧力量类体育运动技能项目采用“抽选考”的形式,共设置两大类、八个项目,每一类四个项目,抽取其中两个,学生再任意选择其中的一项。相比原先初一时就确定训练项目,“抽选考”的设置是明确了考试范围,但不能确定具体考试项目,使得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必须全面学习考试所设置的项目,有利于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化安排和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样一来,体育课堂教学会更加全面。并且把抽选考确定项目时间定为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末,是为了最大程度避免单一化训练倾向,促进教师向以健康素质为主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也兼顾了项目学练的难易程度,增强了供选项目的练习实效性。”临安区教研室刘泉国分析道。 数据显示,改革六年来,临安体育中考原先接近50%的满分率下降到了15%左右,重新凸显了体育考试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原则。同时,运用撬动考试“杠杆”的有力举措,让体育在中考这一升学选拔考试过程中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倒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对此,临安区昌南初级中学初三学生家长童女士颇有感触:“以前,我家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运动,渐渐地成了个小胖子,还常被同学嘲笑。后来,因为有体育中考这个‘牛鼻子’牵着,慢慢习惯了周末晨跑、骑自行车、打羽毛球,人瘦了,也更阳光了。” 事实上,为了深化阳光体育运动,巩固体育中考改革带来的成果,临安在维持全域学生体质健康的整体水平上也下足了功夫。多年来,区教育局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稳步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抽测制度、公示制度、反馈制度和跟踪制度。为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教育局每年例行抽测,并将测试成绩、排名与存在不足向学校进行反馈。学校再根据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方案,同时将学生个人的成绩告之家长,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