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潮新闻(晚潮)
元朝至正七年,除夕夜,黄公望对着眼前的一碗面,悲喜交加。过了今天晚上,他就迎来人生的八十。眼前的这碗面,晶莹柔滑,清香扑鼻,雪白如丝,淡黄的鸡汤上飘着碧绿的青菜,上面卧着一只煎得润黄的荷包蛋。像是一轮月亮,映衬着一幅山水画。对于黄公望来说,沉舟侧畔千帆过,耄耋之年万木春。他多年在胸中沉淀构思的富春山水,竹杖芒鞋踏过的大江大河,像熊熊火焰一样即将喷薄而出。生命如果在虚无中延续,人生便毫无意义,八十岁的黄公望,迎来了人生巅峰,开始创作不朽的《富春山居图》。
眼前的这碗面为什么会让黄公望百般交集,因为让他想起了母亲的味道。儿时生日,母亲给他做的就是这样的面条。
黄公望出生于江苏常熟,原名陆坚,父母早亡后被过继给浙江永嘉的黄翁为子。黄翁年过九十,膝下无子,不觉感叹“黄公望子久矣”,于是就给陆坚改名黄公望。黄公望很聪明,十二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元朝的神童科考试。他自幼饱读诗书,诗词歌赋无所不能,绘画才能尤为突出。
黄公望虽然出生在南宋,等到他十几岁的时候,却已经是元朝了。元朝初期,废除了科举考试,汉人要想做官,就得靠人推荐,从小吏做起。黄公望虽然有才华,却总也遇不到伯乐,人到中年,四十多岁,才做了一个小吏。但倒霉的是,他的上司张闾,是个大贪官。最终,张闾东窗事发,黄公望也被牵连入狱。在监狱数年,黄公望饱受折磨,等到被放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头发花白,五十知天命了。他决定此生再不入宦海。给自己取了道号大痴,成了一个黄冠儒服的道人。
这一年的秋天,79岁的黄公望和师弟无用来到富春江边。此地碧波如练,渔舟唱晚。他和无用走到严子陵钓鱼的阁台,面对好山好水,不觉诗兴大发,歌咏抒怀。他跟无用说:我不走了,我要留下来画这富春山水。
此后,黄公望就在富阳住下,每天风雨无阻看山看水。一天,黄公望来到城东面的鹳山矶头,坐在富春江边的礁石上,拿出纸笔,对着江岸开始作画。突然背后有人一把将他推入江中,推他的人是以前上司张闾的外甥。此时正好有一樵夫路过,扔了柴担,跳入江中,把黄公望救了起来。樵夫很是热心,看着黄公望这个年纪,身体羸弱,就主动邀请黄公望住在他家里。
黄公望就此在樵夫家住下,樵夫家在富阳一个叫庙山坞的村,和桐庐县交界。樵夫有个妹妹嫁到桐庐新合乡,每到秋冬,妹妹就往哥哥家里送来自家做的面条,当地人把这个面条叫做索面。
北宋时,面条正式称作面条,而且作面方式,除汤煮以外,又有炒、燠(焖)、煎等方法。另外,面上开始加荤素各种浇头,并出现了地方风味。据记载,汴京的面条,或热或冷,浇面的浇头既有“精浇(瘦肉浇头)”,又有“臕浇(肥肉浇头)”,每碗“十文”,“旧只用匙,今皆用箸(筷子)”,这说明到北宋时,我国的面条确为“长条了”,只有用筷子夹挑而吃才顺口。
南宋时面食种类更是多种多样。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有猎羊盦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子料浇虾臊面、银丝冷淘等等。周密《武林旧事》中又记有大片铺羊面、炒鳝鱼面、卷鱼面、笋辣面、笋菜淘面等。
从小在温州永嘉长大,黄公望最喜欢的就是这碗面。温州的索面,也叫素面,据《昌化县记》和《湍口镇记》记载,从南朝梁开始,当地百姓就有制面的历史。温州索面首推永嘉,永嘉在楠溪江流域,乡人称为楠溪素面。素面味冷而清,可浸于肉汤或丸子中,亦可下至酱油中,而不浇于其他食物之上。酱油通常是鲣海鲜味,可以与大葱、生姜以及青蒜相佐。永嘉楠溪江沿岸村民历来将素面视为食中珍品,人们走亲访友、弄璋、弄瓦、添丁、婚嫁、祝寿之喜,一概离不了素面。南宋末年,永嘉民族英雄陈虞之在历时三载芙蓉,南崖扎寨抗元时,就曾用“白纸代素面晾在竹竿上”而计退围攻的元军。黄公望喜欢吃的一道点心,就是索面上汤,加上鸡蛋、虾丁、笋菜等。
而除夕黄公望吃的这碗面,则是桐庐新合乡的“索面”。色白如雪、细长如丝,又叫长面、纱面、素面。据传,北宋年间,皇上下旨,派宰相吕夷简封游击将军新合人钟厚为救忠王时,钟氏族人以索面馈赠,吕夷带至皇宫,为京城文武百官所喜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次带着马皇后下江南私访,他假扮放牛郎来到乡下,见一妇人在夫家坟前啼哭冤情,情景极为凄惨。朱元璋便上前去询问详情,结果把放牛的事忘了,牛吃了邻村人家的庄稼,被牵到城义门告状。妇人过意不去,就请朱元璋到自己家里,以索面招待。朱元璋吃完索面,回味无穷连声称赞:“好面、长面、长寿面。”
新合索面色白如雪、细长如丝,因此又叫长面、纱面、素面,需经过和面、切面、盘面、索面、熟面、晒面、收面七道工序。因单根面长约2米,用于祝寿,象征长寿;用于婚宴,表示天长地久。制作索面最好的季节是秋冬季,因为气温低,索面韧劲足,不容易拉断。想要做出劲道有口感的索面耗费时间极长,从和面到收面,前前后后需要花费十余个小时。最关键的是和面,十斤面粉配十碗水,再配半斤盐。最后一碗水要根据温度、湿度等掂量着加,因为盐分和水分决定了索面的劲道。最辛苦的是熟面,半夜两三点起床,把盘在两根长筷子上的索面条倒个个,防止面条上薄下厚。最美的是出面,清晨阳光微露,农家小院里,索面挂在一台台面架上,犹如轻纱掩面,又似银瀑垂挂,向着阳光,飘逸而美丽。
四年之后的1350年,黄公望84岁,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在这幅画里,有苏东坡想看的“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也有屈原想看到的沧浪之水,可以濯吾缨。黄公望仿佛听到河流喜悦的欢腾,也听到了夹岸猿啼的悲伤;看到曾经少年得志马蹄疾,也看到中年陷入囹圄的痛苦。画中,黄公望把人藏在山水之中,如此长卷,画里却仅有8个人,而一般的观者只能找到5个。在他看来,也许人是渺小匿的,天大地大,大自然才是万物的主角。
而今670年过去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依然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山之巅,被称为画中之兰亭。他曾经吃过的新合乡索面,也完成了华丽的转型。乡党委书记陈少霞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新合索面在杭州新裕盒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张林泉带领下,进入了现代产业化运作模式,和盒马生鲜进行深度战略合作,上架了世纪联华的112家门店。杭州解百开出首家索面馆时,五个村的村书记来给大家送面——牛肉丁、豆芽、胡萝卜丝、青菜叶、葱花、碎香菜,六分钟后,一碗地道的新合索面就热气腾腾出锅了。
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讲述了富春江两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一生,讲述了一个时代和人类的悲欢和疼痛。往事悠悠,山河见证,在那些踽踽独行的孤独岁月中,一碗来自家乡的索面,料想曾抚慰温暖过黄公望孤寂而伟大的一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