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前,黄公望笔下的《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阳哪些地方?
黄公望绘制《富春山居图》“写生点”在何处?
富阳区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张建龙在多年登山过程中,勘察比对《富春山居图》,在富阳山水间找到画中“实景”,富阳区老科协文旅组以此展开调研,借势推介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跨越时空的“山水重合”
“我认为我读懂了这幅画,画一直在我心中,如今我从地理的角度去勘察,画中的山峰、沙洲都在相应的视觉角度找到了对应的实体。”张建龙 ,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地理专业,长期从事成人教育工作。业余爱好户外运动,曾获杭州西湖铁人三项赛冠军,现为富阳区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平时登山、骑行、水上运动就是他的日常。
因为常年“游走”在富春山水之间,对于《富春山居图》张建龙也有特别的感情,他说,《富春山居图》是富阳的一张金名片。2008年,他将这幅图印在了骑行服上,而画里的每座山峰、沙洲、江水、渔船、树木、人物,他都一一印刻在脑中。不知从何时开始,他感觉越过时空在现实里看到了这幅画,于是他开始有意地寻找起来。
△张建龙
张建龙说,大家都知道《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用了至少四年时间。黄公望为了画好这幅画,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
这在黄公望的《山水诀》可见一斑:“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 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
△张建龙认为《富春山居图》与富阳这段山水地理实体一一对应
因此,张建龙认为,《富春山居图》是写实和写意结合的画作,在古代视线开阔,空间感更好,这种高远的意境通过写实和写意的手法融合呈现, “我发现这是一段连续的画面,地理结构和形态几乎一点不差。《富春山居图》和这段山水的地理实体(山峰、山谷、沙滩等)都能一一对应,”他说,黄公望画了一段完整的富春山水,起笔于富阳东洲庙山往鸡笼山、富春山、鹳山、镬子山,到鹿山孤峰突起,后收尾。
张建龙找到的黄公望的四个“写生点”
张建龙根据反复踏看实景对照画作,最终确定黄公望当年写生的四个点,分别是横山峧附近、新沙岛头附近、镬子山、南门附近。他分析说——
横山峧附近:
看起笔处,就是剩山图。以一座浑厚的大山开头。画出了近处的庙山,庙山是黄公望先生的隐居地。还有绵延的远山,甚至远处的鸡笼山对称轮廓也不落下。
↑横山峧附近对比
新沙岛头附近:
在江面上,新沙岛头附近位置(当时新沙岛还没有形成),在画面上留下的是鹳山一带的风景;这里的画面,跟镬子山的视角有部分重叠。而画有一段是被烧掉的,不少人想象的画面可能是这个角度的。
↑新沙岛头附近对比
镬子山:
镬子山旧称锁石山,这里在历史上就是登高观景点。清《富阳县志》有载:“(锁石)山上有泉孤亭,可俯一望城郭参差如绘“。而黄公望时代,现在富阳城区的很多地方还是水泊,人住在一些高墩上,镬子山海拔相对较高,黄公望在这里观景也是合理的。
在镬子山气象科普公园的平台上,张建龙与区老科协文旅组的会员们一起从各个角度远眺,“从这里往虎山、舒姑坪方向看,山峦逶迤,滚滚而去;往螺蛳山、小隐山方向,是一组巍巍群山。视觉推到山前,与山峰面对面。”
↑镬子山对比
张建龙介绍,根据黄公望《写山水诀》记述:
“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相揖逊……”
因此站在镬子山山顶眺望,往富春江方向,金家山、福缘山、盘龙山等地理实体,一一展现。“目视所及,主山巍巍,端正大气,饱满厚实。这些地理特征正好对应了画中这一段的山景。”张建龙指着一张实景山脉图与《富春山居图》中截取的一段画面说道。
↑对比
南门附近:
看往鹿山方向,主要描绘的是大片的沙洲和孤峰突起。视野平坦开阔,江水悠悠,安安静静。
↑南门附近对比
张建龙总结说,黄公望以“庙山—富春山—富春湾—鹿山”这段富春山水为蓝本,巧妙地把富春山水进行了艺术提炼,并采用夸张的笔法,使画面虚实平衡,跌宕起伏,就如一首时而悠扬时而跌宕的乐曲,造就了千古杰作。
日前,富阳区老科协文旅组将“《富春山居图》实景勘察和调研”作为小组的重点调研课题。在开题仪式上,张建龙向大家展示和论述自己的观点——《富春山居图》取材于完整的富春山水。
△张建龙及区老科协文旅组会员在镬子山上“写生点”眺望
来听听代表会员的声音——
蔡乐群:
《富春山居图》将富春山水的精神风貌画出来了,富阳这段山水的特点是开阔、温雅,且富春江上最大的特色还有沙洲岛屿,阔水细沙,风景灵动。“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这种平远开阔的意境以及沙洲点点不正是黄公望笔下的《富春山居图》吗?我们看到的《富春山居图》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而我们感受的“富春山居图”不仅仅是一张画,还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充满了隐者悠游的诗意。富阳因为有了富春江,所以是一块宝地,如果可以,建议富阳开展一次富春江生态文化大普查。
郭一莲:
张建龙从平时的登山游走视角去看这幅名画,从地理风貌和人文历史来解读和“还原”当年黄公望老先生的写生点,是我们原来没有发现过的角度。都说中国画是“搜尽奇峰打草稿”,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以真山真水为创作范本,张建龙从黄公望的写生角度去勘察,从不同角度来认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证富阳是《富春山居图》实景地,为此次课题调研提供了很好的内容。
我还想说的是,被称之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能给我们城市带来什么,能不能发挥它的价值呢?我们不能忽视它的艺术价值,其实“富春山居图”就是富阳的一张金名片,是一个永久的品牌。利用“富春山居图”这个IP,我们可以将富阳这块宝地打造成艺术的集聚地、朝圣之地,打造一个大的“艺术村”。
鲍志华:
张建龙利用自身爱好与特长,从地理的角度去解读这幅名画,也很有意义。作为课题,重点应该找准历史文化与当下文旅发展的结合点,可以开辟黄公望云游富春江岸的山径古道,古道上设置泉水潭,歇息亭,适当位置构筑黄公望当年的写生点,可供游人摄影留念。行走此道,可以眺望富春山水,感受当年黄公望钟情富春山水之情怀,既可供游人打卡,也可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把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下旅游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深度推介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研讨会现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