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不该是几百万人彼此孤独生活的地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11-29 10:05   

大家好,最近我受邀去104.5浙江旅游之声“一万种生活”栏目做了个访谈。利用周末,花了两天时间,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字,以飨读者。

美国地理学者大卫·哈维在《通往城市的权利》一文的开篇这样写道:“无论如何,我们居于这样一个私有财产和利润率的权利所向披靡、胜于其他一切权利的世界。在这里我希望探究另一种类型的人权——通往城市的权利。”

城市的生活和个人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在城市生活的人一定了解自己的城市吗?如何能做到择一城、终一生,了解一座城市和个人是否契合,以及个体命运在宏大的城市变迁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转变,而由此衍生的路上观察,会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好指导?

今天的“一万种生活”,我们邀请来一位真正的城市观察者:

Q:你的第一篇城市类文章是何时写的,关于什么主题?

A:应该是2018年春节。当时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开始留心、关注城市与城市间的对比。于是在财经论坛雪球上,写了一组关于嘉兴的文章,从区位、交通、政策、城建等方面,分析为什么同样地处长三角,嘉兴跟苏锡常的经济差距会那么大?

这组文章继承了上世纪90年代湖洲日报《为了太湖不再“倾斜”》的反思性分析框架,出人意料地收获了近百万的阅读量。从许多读者的留言中我发现,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板块,不仅本地人关心,那些人还在老家,但已开始规划迁居长三角者也关心。毕竟长三角那么多城市,它们的发展潜力如何,哪一座最适合我,这些都需要过硬的数据分析来作为判断依据,也是我的微信公众号:“三土城市笔记”存在的意义。

Q:一般媒体人比较喜欢写跟历史有关、更偏人文性一些的城市故事,而你的文章更偏硬核的财经分析,这是不是“三土城市笔记”能够在一众城市类公号里脱颖而出的原因?

A:可以这么说。首先,城市故事虽然能够温暖心灵,但硬核的财经分析才是刚需。像我写过阅读量最高的一篇、40万+的文章,就是关于杭州区划调整的(《杭州破天荒调整六个区,背后的原因不简单……》)。而我对城市板块、房地产走势的很多分析,更是直接影响了不少读者的投资决策。这也是财经号、房产号通常比人文号更火爆的原因。

其次,城市故事的读者以本地人为主,但你要知道,过去20年,杭州的人口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讲杭州话的土著已经沦为少数——2000年杭州户籍人口,相当于土著只有179.18万,而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已经达到接近1200万,这些外来人口对杭州的情感认同可能仅止于西湖山水,但具体到某条街、某个坊有什么历史,兴趣并不大。因为他们的童年不在杭州,对这里没有居住记忆,而城市的节点又太多,不可能观察得那么细致。

Q:之前看到有文章说,一座城市最有温度的地方是菜市场,你是否认可这个观点?

A:是的。以前菜市场给人的印象是脏乱差,污水横流,现在很多菜市场经过改造不仅环境大为改观,其模式也日趋接近盒马鲜生,点了单,现场立马可以加工食用。甚至我还曾采访过一家菜场咖啡馆,你能想象吗,菜场里都有咖啡馆?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不逛菜场,更多选择去超市,或者直接叮咚买菜,所以没发现菜场的变化和其存在的价值。

主持人插话:你是不是觉得菜场有助于打破年轻人的社交屏障?

A:这也是老年人流连菜市场的原因。菜场不单单是个买菜的地方,也是个社交的场所。菜场跟超市不一样,超市里所有商品都明码标价,你只要挑自己的就行了,有些超市现在甚至人工结账都没了,直接扫码。在这里购物,人与人之间基本没有交流。

就像《凡尔登湖》作者梭罗说的:“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彼此孤独生活的地方”。(主持人插话:这也是去年“一万种生活”节目的Slogan)而且越大的城市,个体的社交范围反而越窄。你如果是在几十万人的小城市,可能各行各业都有认识的人,但来到大城市后,除了同事和邻居,你几乎就没有别的社交渠道,这或许也是近年来交友类APP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原因。

Q:我觉得这可能跟区域集中性有关。现在每个板块的生活配套越来越齐全,除非要去某个景点玩,否则很少跟别的区域发生生活上的联系。所以表面上看一座城市,其实内部裂解为许多独立的板块。

A:这方面大型综合体的崛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前杭州人买菜去龙翔桥,买衣服去武林路,理发去时美,现在一个综合体全部搞定,以致逛街成为一个很遥远、陌生的词汇。(主持人插话:我就觉得逛街是浪费时间)大家约会都会提前说好时间、发来定位,到时候直接碰头。而我妈她们年轻的时候,白天逛街,晚上吃个饭,然后逛夜市,逛完再吃夜宵,一天过得非常充实。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以后,无论工作还是社交,都讲究效率。效率取代了一切。

主持人插话:另外也是因为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太多了,多到我要把路上的时间也算到约会的时长里去。

A:虽然通勤距离越来越长,但生活半径反而在变小。我在嘉兴时,没事就开辆破车市区到处瞎转,而在杭州,很多人的生活半径可能都不出所在区,甚至局限在家周边几条街区,(主持人插话:我来杭州十年,至今不认识几个钱江南岸的朋友)还冒出了许多“同城异地恋”。一个下沙男如果找个余杭女,一周见一面算如胶似漆,一个月聚一餐也属正常频次。

不仅如此,小城市人出门,不是“小毛驴”(电瓶车)就是开汽车,你能时刻发现道路两旁城市景观的变化。而大城市由于拥堵严重,大部分人选择公共交通,特别是地铁出行。这样一来,你完全不知道路面上城市里在发生什么。(主持人插话:这也令我感觉现在对杭州越来越不了解了。)

Q:尽管大城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人口似乎仍在往大城市集中?

A:特别是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类似生活在苏州、工作在上海,或者生活在绍兴、工作在杭州的“双城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之前已有报告显示:高铁正在加速核心城市的扩张,和三四线城市人口的外流。哪怕如昆山这样的长三角发达县市,人口占全省比例也在下降。(关于这部分内容,可参考阅读拙作《高密度的铁路网络对苏南楼市是福是祸?》)

主持人插话:我觉得这种趋势未必不好,但从个人乡土情感角度来说,又未必好。

A:这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冲突。超大城市化是全世界的共同趋势,日本从三大都市圈到东京都市圈独大,韩国首都圈人口突破全国半数,欧洲基本是一国一城……即便是被国人念兹在兹、视作北京学习榜样的华盛顿,也早就不是一座小而美的纯政治型城市,而是仅次于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的全美第五大都会区。

Z/Yen Group 制作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行榜

▼延伸阅读▼

我与杭州“倾城相恋”十年的喜悦与幸福

杭州,有 ??? 万人假装在生活

↓ 见 下 页 ↓

Q:核心城市在膨胀,周边附属的小城镇在消亡,你有没有担心可写的东西越来越少?

A:我的确有种紧迫感。主要是担心随着城镇的兼并,文化多样性在消失。过去看《三毛流浪记》,三毛一口苏北话,老爷讲的是上海话,老爷家保姆操着绍兴口音,彼此都听得懂,能正常交流,现在开口全是普通话,方言正在急速消亡。

第二个担心是区域记忆在消失。这两年我特别痴迷看七八十年代的新闻影像,虽然当时的设备很简陋,画面也很模糊,却能唤起你的儿时记忆。这种记忆既包括个人家庭的,也包括城市的集体记忆。

主持人插话:有没有办法使城市的记忆更好地保留,除了文字记载?

A:有。我读大学时有个做独立纪录片的老师,叫左靖,跑到皖南山区搞了个碧山计划,又是找建筑师将当地一些破败的村坊进行改造,植入书院、图书馆等机构,又是出杂志、拍纪录片进行推广。他的工作其实在复兴乡村。某种意义上,陈向宏开发乌镇,按照他的理解,也是在复兴这个镇。(关于这部分内容,请看拙作《江南双子星乌镇西塘的前世今生与逆向而行》)

乌镇发展起来后,乌镇人就不用背井离乡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安吉的农家乐产业,使得很多以前要跑到大城市打工的当地人,现在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为什么国家将浙江定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就是因为浙江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是最小的。

主持人插话:这可能也是新一代浙江人不像老辈,特别是老辈温州人、宁波人那样热衷于满世界闯荡的原因吧?

A:我这里有个数据可以佐证你的观察。根据上海最新的外来人口地域分布统计,来自浙江的比例(8.92%)远远低于同为长三角的江苏(30.19%)、安徽(22.76%),甚至不及河南(9.37%),可见浙江人有多恋家。

记得当年高考时,班上有些女生成绩非常好,超过重点线四五十分,外省大把985、211可上,结果都选了省内高校。她们的心态是,浙江已经足够好了,没必要背井离乡。而事实也的确是这样。随着杭绍、杭海、甬金等交通路网的逐渐成型,整个浙江正在变为一座城市。老辈人去过最远的地方可能是镇上或县城,而现在上午在嘉兴吃早点、下午在西湖边喝茶,晚上逛宁波老外滩正变得稀松平常。交通的便捷大大拉近了城市间人们的心理距离。

Q:如果将你放到一座全新的城市,会不会出于职业习惯,忍不住从很多角度去观察它?

A:我做了“三土城市笔记”这个公号后,每到一座城市就想走入它最市井的地方。比如普通人去厦门,逛的最多的是鼓浪屿、曾厝垵、厦大,而我可能会去中山路甚至一些背街小巷走走看看。(主持人插话:所以你是在刻意避开一些所谓“主推景点”吗?)---也不是避开,而是很多地方都去过了。

我来杭州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高校旗下的文旅公司做策划经理,全国各地去过很多城市。比如有段时间参与泉州的申遗项目,所以隔三差五去闽南。第一次去觉得西街、五店市这些历史街区还蛮有意思的,去得多了也就无感了。一来这些景点都是给游客看的,二来中国真正遗留下来的古建非常少,很多所谓古街都是最近一二十年新建的。

主持人插话:难怪现在的旅游景点复刻味那么重,拿古镇来说,乌镇、西塘、周庄,甚至云南的大研古镇,感觉都没什么差别。从城市的角度来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第一个是源于我们对现代城市的理解,有段时间特别痴迷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理论。其代表就是法国的拉德芳斯,一种纯粹理性的、规划出来的功能型城市,街道宽阔笔直,居住、工作、娱乐等各种功能区界限分明。

相反,传统城市除了北京市等极个别以外,都是从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条路到底是宽20米还是10米,不是拿个尺子在图纸上画出来的,而是通过一块地、一幢楼的建设,慢慢区隔出来的,所以不会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

第二个原因是东西方的建筑材料不同,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本身很难保存。即便是日本,真正保存下来的唐代建筑也凤毛麟角。相反,欧洲建筑多用石材,所以在巴黎,至今保留着两三百年前的城市样貌;而在罗马,你甚至可以看到两三千年前的遗迹。

另外,过去的建筑多为就地取材,比如闽南的红砖大厝和蚵壳厝。同时,气候、地形、水文等外部因素对建筑样貌影响也很大。为什么北方建筑上的窗户开得大,因为光照不足;南方开的小,则是由于天气炎热,为了减少蒸发。而现在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这就难怪千楼一面,复刻味浓重。

↑蚵壳厝(张国雄摄)

泉州市东南、晋江入海口北侧的蟳埔村,至今还保留着世界罕见的沿海特有民居建筑,用牡蛎贝壳搭建而成的“蚵壳厝”。

当然我不是说钢筋混凝土就不好,你想过去砖木结构的建筑最多两三层,五六层的都是塔了。但像现在杭州有一千多万人口,如果都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那城市面积得扩大N倍。所以只能往高了建,而那就只能使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建筑材料。

至于马路越修越宽,高架不断往上加层,那也是没办法。毕竟现在已进入汽车时代,一个人开一辆汽车和骑一辆单车,所占路面空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大城市病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世界现象。

Q:除了城市千城一面,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雷同。我们小时候哪有那么多咖啡馆,现在遍地都是。相反,过去随处可见的茶楼茶馆,现在越来越少了。之前有个新闻,Costco上海店门口,很多网红边自拍边说:“假装在LA(洛杉矶)”。你觉得流行文化的冲击,对城市影响有多大?

A:有段时间,中国城市特别喜欢仿造西方知名建筑,到哪都能见到白宫、埃菲尔铁塔(杭州也有一座),搞得城市不伦不类。(主持人插话:你觉得这些建筑以后会被拆掉吗?)从时间长线看,它们中的大部分终将消失。

我讲过一句话,城市是地球的牛皮鲜。人类一方面在不断开拓新区域、建设新城市,但与此同时,北方近些年出现了很多收缩城市。人口流失以后,房子还在,也没有刻意去拆除,但慢慢就被植物重新占据了。

原版埃菲尔铁塔(左)和天都城埃菲尔铁塔(右)

主持人插话:你的意思是自然会重新分解掉这些城市?

A:绝对会。像切尔诺贝利所在普里皮亚季市,如今已经退化成一片原始丛林。可见人进自然退,人退自然进,自然的修复力是非常强的。(主持人插话:这个应该叫“格式化”)中国城市被反复“格式化”的典型代表要数开封。由于黄河泛滥,地底下埋藏着好几座不同朝代的开封城。

说起来杭州也是受自然环境,特别是钱塘江影响极大的城市。我们看先秦地图,那时的西湖只是钱塘江的一处海湾,后来在自然和人力(华信筑堤)的共同作用下,西湖才慢慢从潟湖变成城湖,从咸水湖变为淡水湖。又经过唐宋文人的改造,才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地标。至于如今的下沙、大江东,一百年前还是一片汪洋。

Q:你在长期观察、研究一座城市后,会慢慢爱上它吗?

A:会有一些心理上的倾向。比如我生活在杭州,对这座城市有更多的关注,而当你了解得越多,自然会对它有某种感性的认知和心理上的偏向,但在写作“三土城市笔记”时,还是努力做到客观。一方面,我承认杭州作为四大新一线城市,过去二十年的确发展非常快,现在很多人都说它是“第五城”。但另一方面必须指出,杭州在不少方面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存在很大差距。

这首先反映在人口基数上。城市间的人口差距不是乘数级,而是指数级的。我曾看到过一个数据,说每1000万人口能养活一个交响乐团。意思是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交响乐团,1000万以下的没有。同样的,修建地铁要求市区人口超过300万,达不到就没资格建。这已经不是倍数、乘数的关系,而是0到1的突破。

主持人插话:但我也留意到一点,许知远把他的单向空间在南方的第一家店选在杭州,然后才是上海,是不是因为杭州的文学气息比较浓郁?

A:上海毕竟是一座比较年轻的工商业城市,它的气质更像纽约,现代艺术气息比较浓郁。至于你想领略中国的传统美学,还得看苏杭。杭州最让我感到舒服的一点是,它是一座古典和现代融汇得较好的城市。毕竟人生需要张弛有度,生活在杭州,事业发展天花板很高,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很多优秀的人,创业创新有很多事可做。而疲惫的时候也可以缓下来,去西湖边看看山水,龙井喝喝茶。(主持人插话:这点也是很多人的共识)

当然,长三角那么大,需要参差不齐的城市类型,以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选择,而比较这种多样性也是“三土城市笔记”写作的重点。

Q:所以你坚持写“三土城市笔记”,是想把它打造成什么?

A:最初纯粹是自己写写,现在则希望通过这个号结识一帮朋友,大家形成社群,拓展彼此的认知边界,毕竟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是有限的。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号:三土城市笔记,作者:土哥涅夫,致谢!

▼延伸阅读▼

杭州,到底有什么魔力?

杭州城市人文精神的多维文化基因

杭州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推演及启示

来源:三土城市笔记(ID:SantuCityNotes)  作者:土哥涅夫  编辑:郭卫
返回
(主持人插话:这也令我感觉现在对杭州越来越不了解了。但像现在杭州有一千多万人口,如果都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那城市面积得扩大N倍。比如我生活在杭州,对这座城市有更多的关注,而当你了解得越多,自然会对它有某种感性的认知和心理上的偏向,但在写作“三土城市笔记”时,还是努力做到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