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不该是几百万人彼此孤独生活的地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11-29 10:05   

大家好,最近我受邀去104.5浙江旅游之声“一万种生活”栏目做了个访谈。利用周末,花了两天时间,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字,以飨读者。

美国地理学者大卫·哈维在《通往城市的权利》一文的开篇这样写道:“无论如何,我们居于这样一个私有财产和利润率的权利所向披靡、胜于其他一切权利的世界。在这里我希望探究另一种类型的人权——通往城市的权利。”

城市的生活和个人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在城市生活的人一定了解自己的城市吗?如何能做到择一城、终一生,了解一座城市和个人是否契合,以及个体命运在宏大的城市变迁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转变,而由此衍生的路上观察,会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好指导?

今天的“一万种生活”,我们邀请来一位真正的城市观察者:

Q:你的第一篇城市类文章是何时写的,关于什么主题?

A:应该是2018年春节。当时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开始留心、关注城市与城市间的对比。于是在财经论坛雪球上,写了一组关于嘉兴的文章,从区位、交通、政策、城建等方面,分析为什么同样地处长三角,嘉兴跟苏锡常的经济差距会那么大?

这组文章继承了上世纪90年代湖洲日报《为了太湖不再“倾斜”》的反思性分析框架,出人意料地收获了近百万的阅读量。从许多读者的留言中我发现,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板块,不仅本地人关心,那些人还在老家,但已开始规划迁居长三角者也关心。毕竟长三角那么多城市,它们的发展潜力如何,哪一座最适合我,这些都需要过硬的数据分析来作为判断依据,也是我的微信公众号:“三土城市笔记”存在的意义。

Q:一般媒体人比较喜欢写跟历史有关、更偏人文性一些的城市故事,而你的文章更偏硬核的财经分析,这是不是“三土城市笔记”能够在一众城市类公号里脱颖而出的原因?

A:可以这么说。首先,城市故事虽然能够温暖心灵,但硬核的财经分析才是刚需。像我写过阅读量最高的一篇、40万+的文章,就是关于杭州区划调整的(《杭州破天荒调整六个区,背后的原因不简单……》)。而我对城市板块、房地产走势的很多分析,更是直接影响了不少读者的投资决策。这也是财经号、房产号通常比人文号更火爆的原因。

其次,城市故事的读者以本地人为主,但你要知道,过去20年,杭州的人口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讲杭州话的土著已经沦为少数——2000年杭州户籍人口,相当于土著只有179.18万,而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已经达到接近1200万,这些外来人口对杭州的情感认同可能仅止于西湖山水,但具体到某条街、某个坊有什么历史,兴趣并不大。因为他们的童年不在杭州,对这里没有居住记忆,而城市的节点又太多,不可能观察得那么细致。

Q:之前看到有文章说,一座城市最有温度的地方是菜市场,你是否认可这个观点?

A:是的。以前菜市场给人的印象是脏乱差,污水横流,现在很多菜市场经过改造不仅环境大为改观,其模式也日趋接近盒马鲜生,点了单,现场立马可以加工食用。甚至我还曾采访过一家菜场咖啡馆,你能想象吗,菜场里都有咖啡馆?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不逛菜场,更多选择去超市,或者直接叮咚买菜,所以没发现菜场的变化和其存在的价值。

主持人插话:你是不是觉得菜场有助于打破年轻人的社交屏障?

A:这也是老年人流连菜市场的原因。菜场不单单是个买菜的地方,也是个社交的场所。菜场跟超市不一样,超市里所有商品都明码标价,你只要挑自己的就行了,有些超市现在甚至人工结账都没了,直接扫码。在这里购物,人与人之间基本没有交流。

就像《凡尔登湖》作者梭罗说的:“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彼此孤独生活的地方”。(主持人插话:这也是去年“一万种生活”节目的Slogan)而且越大的城市,个体的社交范围反而越窄。你如果是在几十万人的小城市,可能各行各业都有认识的人,但来到大城市后,除了同事和邻居,你几乎就没有别的社交渠道,这或许也是近年来交友类APP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原因。

Q:我觉得这可能跟区域集中性有关。现在每个板块的生活配套越来越齐全,除非要去某个景点玩,否则很少跟别的区域发生生活上的联系。所以表面上看一座城市,其实内部裂解为许多独立的板块。

A:这方面大型综合体的崛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前杭州人买菜去龙翔桥,买衣服去武林路,理发去时美,现在一个综合体全部搞定,以致逛街成为一个很遥远、陌生的词汇。(主持人插话:我就觉得逛街是浪费时间)大家约会都会提前说好时间、发来定位,到时候直接碰头。而我妈她们年轻的时候,白天逛街,晚上吃个饭,然后逛夜市,逛完再吃夜宵,一天过得非常充实。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以后,无论工作还是社交,都讲究效率。效率取代了一切。

主持人插话:另外也是因为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太多了,多到我要把路上的时间也算到约会的时长里去。

A:虽然通勤距离越来越长,但生活半径反而在变小。我在嘉兴时,没事就开辆破车市区到处瞎转,而在杭州,很多人的生活半径可能都不出所在区,甚至局限在家周边几条街区,(主持人插话:我来杭州十年,至今不认识几个钱江南岸的朋友)还冒出了许多“同城异地恋”。一个下沙男如果找个余杭女,一周见一面算如胶似漆,一个月聚一餐也属正常频次。

不仅如此,小城市人出门,不是“小毛驴”(电瓶车)就是开汽车,你能时刻发现道路两旁城市景观的变化。而大城市由于拥堵严重,大部分人选择公共交通,特别是地铁出行。这样一来,你完全不知道路面上城市里在发生什么。(主持人插话:这也令我感觉现在对杭州越来越不了解了。)

Q:尽管大城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人口似乎仍在往大城市集中?

A:特别是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类似生活在苏州、工作在上海,或者生活在绍兴、工作在杭州的“双城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之前已有报告显示:高铁正在加速核心城市的扩张,和三四线城市人口的外流。哪怕如昆山这样的长三角发达县市,人口占全省比例也在下降。(关于这部分内容,可参考阅读拙作《高密度的铁路网络对苏南楼市是福是祸?》)

主持人插话:我觉得这种趋势未必不好,但从个人乡土情感角度来说,又未必好。

A:这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冲突。超大城市化是全世界的共同趋势,日本从三大都市圈到东京都市圈独大,韩国首都圈人口突破全国半数,欧洲基本是一国一城……即便是被国人念兹在兹、视作北京学习榜样的华盛顿,也早就不是一座小而美的纯政治型城市,而是仅次于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的全美第五大都会区。

Z/Yen Group 制作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行榜

▼延伸阅读▼

我与杭州“倾城相恋”十年的喜悦与幸福

杭州,有 ??? 万人假装在生活

↓ 见 下 页 ↓

来源:三土城市笔记(ID:SantuCityNotes)  作者:土哥涅夫  编辑:郭卫
返回
(主持人插话:这也令我感觉现在对杭州越来越不了解了。但像现在杭州有一千多万人口,如果都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那城市面积得扩大N倍。比如我生活在杭州,对这座城市有更多的关注,而当你了解得越多,自然会对它有某种感性的认知和心理上的偏向,但在写作“三土城市笔记”时,还是努力做到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