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5月18日,长三角三省一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已全部公布。
从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来看,2010-2020年,对比主要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长数量,杭州以绝对优势拔得头筹,增量达323.56万人,超出第二位的苏州近百万。
最直观的人口变化数据体现在,2019年,杭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1036万。“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总数为1193.6万,两相对比下一年间杭州的人口增长达到157万。
尽管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与地方每年统计公报的统计方式有一些不同,但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当前杭州的城市竞争力与吸引力。
实际上,从“七普”数据来看,杭州的表现在同期的新一线城市中也是佼佼者。从2017年全国各地掀起“人才大战”开始,杭州的人口净流入量就多次在新一线城市中领跑,杭州迅猛的人口增势在近年已是一种常态。
透过“七普”数据,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十年来杭州的人口增量能够领跑长三角地区,背后究竟体现了怎样的城市竞争力?
人口增长占全省近1/3
“七普”数据发布后,与2010年相比,杭州超过温州成为浙江省人口总量最多的城市。实际上,从每年公布的各城市人口统计数据来看,早在2016年杭州的常住人口就已超过温州,在随后的2017—2020年杭州人口增量持续扩张,逐渐拉开了二者之间的距离。
从城市人口占全省比重看,过去十年杭州人口比重实现上涨,从2010年15.99%增至2020年18.49%,涨幅在浙江省内城市中居首位,并与第二位城市拉开明显距离,体现出杭州作为省会城市的人口聚集力。
2010至2020年间,浙江常住人口共增加1014.1万人,其中杭州占比接近1/3,核心城市的吸引力已经显现。
过去十年,区域发展的一大重要思路变化在于强调以核心大都市圈带动城市群发展。其中,培育核心大都市是这一战略的关键,因此近年来多地不断力推强省会战略。从人口集聚上看,杭州的首位度得到了有效提高,担负起了这份“核心大都市”的使命。
按照马克·杰斐逊提出的“两城市指数”,人口首位度即为区域内第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比,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城市在区域内对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
由此,2016年起杭州便成为全省人口首位城市,2016年首位度这一比值为1.0014,至2020年上升近1.25。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表示,杭州人口规模的变化既有“强省会”的战略加持,也源于过去各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浙江第二大人口城市温州正对相对低端的产业进行淘汰,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口也必然要流动,同时产业升级正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而杭州在过去十年间抓住了互联网风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上一轮产业转型升级较为平稳地度过,这是其人口首位度提升的重要基础。
▼延伸阅读▼
↓ 见 下 页 ↓
人才吸引力逐步凸显
从杭州自身的人口增长情况来看,过去十年间主要在哪些时间段实现大幅增长呢?
尽管每年公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与“七普”数据的统计方式和最终结果稍有差异,但仍可从其中观察人口的变化趋势。
从2011到2019年的常住人口增长来看,杭州2011-2014年间表现平平,增长不超过10万人。至2015年、2016年,增长趋势开始显现,两年分别增长12.6万人、17万人。从2017年开始可谓一路高歌猛进。至2020年当年仅新引进35岁以下本科及以上人才就达了43.6万人。
2017年全国各地掀起了“抢人才”竞赛,多个新一线城市不断放宽落户门槛,缩短社保缴纳时间、降低学历要求,甚至给予额外的生活补贴。
除了接连数轮的“降门槛”政策礼包,杭州的补贴政策也比较突出。与一般城市聚焦高精尖人才给予大额补贴不同,杭州对于一般硕士、博士落户就业也给予补助,并且这项政策落实效果好、发放速度快,在长三角地区的高校中有较高的知名度,许多硕博毕业生可拿到2万-3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后来此项政策放宽至本科生。
曾有获得补助者感慨称,“这笔钱对于毕业租房来得正好,金额不见得很多,但感受到了杭州这座城市对年轻人的包容与喜爱。”
在政策和补贴背后,更重要的是产业支撑,人随着就业机会走,补贴只是锦上添花。实际上自2017年各地兴起“抢人才”以来,许多城市在常住人口方面都有明显上涨,随着时间推移多地政策间的差距逐渐被“拉平”,也更考验一座城市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吸引力。
杭州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仍在于数字经济及配套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吸引求职者用脚投票。
据2020年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专家团队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2017-2020年杭州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0%、1.2%、1.4%、1.6%,连续3年居全国之首。
其中从行业来看,2020年杭州流入人才中29.5%流向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其中10.9%的人才流向互联网、电子商务二级行业,这个比例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包括上海、南京、宁波、成都、武汉等)。
同时,在该报告发布的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北京、杭州、上海斩获前三。报告也认为,杭州的人才吸引力主要得益于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宜居的人文环境,以及位居全国第四的薪酬水平。
抢抓“2.5产业”发展机遇
若将对比视野放到新一线城市里来看,杭州的人口吸引力仍较为突出。
据最新公开的各地“七普”数据,广东省制造业大市东莞、佛山两市过去十年的常住人口增长在220万-230万人区间,中西部明星城市重庆过去十年的常住人口增长数量为320.8万,长沙为300.38万均尚未超过杭州。另外北方城市天津的过去十年的人口增长数量也未超过杭州。
总的来看,过去十年间杭州人口增长在新一线城市中处于第一梯队,并始终保持在前列位置。
过去十年,杭州迎来多个高光时刻,从互联网风口到“店小二”式服务的营商环境,从G20再到“前亚运时代”,通过这些关键的发展契机,整个城市的人居软环境和产业硬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理解长三角城市十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一个核心在于这些城市的制造业,包括“2.5产业”(介于二产和三产之间,例如大量为制造业服务的第三产业)是越来越集聚还是面临“空心化”。而当前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加速,往往人才会选择跟着“2.5产业”去往一个相关产业集聚度更高的城市,这在未来或将成为决定城市常住人口变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尽管从统计上看杭州制造业占比不高,但实质上杭州大量数字经济和相关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皆为制造业服务,其涉及诸多行业所需的研发、设计与贸易等细分领域。
“现在二产和三产之间的产业特别多,常用2.5产业来描述。”曾刚表示,随着我国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与生产制造的结合将愈发紧密,这为相关“2.5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未来能够抓住“2.5产业”发展机遇的城市,也将在人才吸引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潜力。
过去几年间,杭州通过紧抓这一产业现象,已经吸引来了大量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技能的年轻人。据“七普”数据,杭州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已超349.9万,占总人口比例近三成。
曾刚表示,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是,从近年来上海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很多学习软件设计、市场推广等与“数字经济”业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很大程度上都会选择到杭州就业。
前段时间,杭州召开了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发展要求。相信“十四五”时期,杭州聚力以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做好“2.5产业”的战略发展定位,必将筑牢下一阶段杭州在人口与人才吸引力等核心生产要素方面的新优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