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西湖边的北山街,有两座很有名的饭店:香格里拉饭店和新新饭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香格里拉饭店主楼建于唐代寺院凤林寺旧址,新新饭店拥有另一座唐代寺院招贤寺的产权。
凤林寺
凤林寺旧照,图自舒新城编《西湖百景》中华书局
北山路上的香格里拉饭店是中国大陆首家香格里拉饭店,其东楼原为西泠饭店,建造于1962年,为七层西式建筑;其西楼原为杭州饭店,建于1956年,是因对外交往的需要,在原北山路凤林寺、蝶来饭店旧址一带兴建的一座高标准宾舍,用于接待外国友人。1985年,西泠饭店和杭州饭店合二为一成为杭州香格里拉饭店。
杭州香格里拉饭店(图自官网)
杭州饭店主楼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风格,沿用50年代初宫殿式大屋顶的建筑形态,主楼中部6层,两侧4层,檐角飞翘、红白相间,掩映于西湖畔的苍翠浓阴之中。
杭州饭店建成后曾接待过周恩来、伏罗希洛夫、尼克松、布什、西哈努克等国家元首。
《中国文化史迹》插图
杭州饭店的旧址为凤林寺。据宋《咸淳临安志》,凤林寺初名“定业院”,唐元和元年(806年),杭州刺史裴常棣建定业院的山门。唐长庆(821-824年)初,圆修,即道林禅师,富阳人,在定业院修行居住四十年。道林禅师常年居住在松树上,旁有喜鹊窝做伴。道林禅师衲衣破旧,寒暑不换,四十年未曾下山,故被称为鸟巢禅师。在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期(822-825年),经常与鸟巢禅师往来,有对答录。
据上海博物馆藏的南宋梁楷《八高僧图卷》之《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
鸟巢道林禅师居钱塘,时白居易入山谒师,曰:“禅师往处甚危险!”师云:“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住镇江山,何险之有?”师云:“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与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岁老人行不得!”白遂作礼退。
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赵安抚与建了鸟窠禅师的骨塔亭。
据明《西湖游览志》,至明宣徳年间(1426-1435年),定业院仅存圆修骨塔,僧如月重建寺院,勅名“凤林寺”。
据民国《西湖新志》,至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逢辛酉政变,凤林寺被战火所毁,仅存大殿及明代天启间(1621-1627年)所铸大钟一具。同治、光绪间,僧护性、次第募资重建了凤林寺。
《杭城西湖江干湖墅图》(局部,上西下东)
清康熙55年至雍正5年间彩绘本
民国时,西湖周边各寺庙的钟声,数凤林寺钟声宏亮。故葛岭路上抱朴道院的石亭石柱上有楹联曰:
明月倒涵魚港棹,晓霜背听凤林钟。
上抱朴道院石径上的凉亭,后左柱上的楹联为“明月倒涵魚港棹”。图/云梦轩摄,2018
1953年,建杭州饭店時,凤林寺被拆。1957年夏,郭沫若来此下榻,为“杭州饭店”题名并题句:
楼外青山叠翠,湖上皓月增辉。
四季人来欲醉,万方宾至如归。
香格里拉饭店主楼,“杭州饭店”由郭沫若题。
▼延伸阅读▼
↓ 见 下 页 ↓
招贤寺
招贤寺遗址,位于今新新饭店以西、北山街60号。
图5 招贤寺遗址。图/云梦轩摄,2017
据南宋《咸淳临安志》载,招贤寺初名“禅宗院”,由杭州人吴元卿于唐朝德宗年间(780-806年) 建。据《西湖志》中的方外“会通(禅师)”载, 吴元卿在唐德宗时为六宫内使,后因母亲生病辞官返回故里,随后拜凤林寺鸟窠禅师圆修为师习佛,法名“会通”。会通诵经打坐十分勤勉,却一直不能悟得佛法,于是向鸟窠禅师辞行游方。鸟窠禅师仅仅拈起衲衣布面的细毛轻吹。会通顿悟,拜谢出寺,在凤林寺东面建庵,称之为“招贤寺”。会通在此庵参禅研学,终成一方名僧。后人因其顿悟之因多称会通为“布毛侍者”。
紫阳花 杜清雨摄
在招贤寺前,曾有一株紫色的花,但无人知其名,故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822-824年),将其命名为“紫阳花”,并赋诗云: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吴越王钱弘佐改建为寺院。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招贤寺改名为“禅宗院”。禅宗院,即禅寺,乃丛林、禅宗寺院,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修行道场。宋熙宁年间,东坡守杭时题“蒙泉”、“尉迟恭井”。南宋宝祐三年(1255),招贤寺重建法堂。元末招贤寺毁,唯独古殿留存。
直至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僧人起纲募化重建,改名“清隐庵”,后复旧名。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为“中兴招贤寺”,由邻近闲地庵住持信本,请普陀皓月禅师为招贤寺住持,信本兼有资助,拓兴院宇。时闻缅甸古国出玉佛,有寺内法师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去恭请,至次年七月十五日抵杭,即日供奉玉佛于招贤寺内殿。为此,该寺又俗称“玉佛寺”。
1918年前后,招贤寺重修,有大殿一座,二层楼房和平房各一座,占地面积3.724亩,房屋38间 。
1918年重修后的招贤寺的一楼一僧房,约摄于20世纪末,现已不存。
招贤寺名声在外,曾引得许多名人来此驻足。1918年,名僧弘伞为弘一出家闭关前往新登护关,返杭即住招贤寺,自号“招贤老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弘一法师在招贤寺整理《华严疏钞》。1927年秋,弘一大师云游至上海,住在丰子恺家里。十月二十一日(农历九月廿六),丰子恺在上海的家中举行仪式,拜弘一大师为师,皈依佛门。这段时间,弘一大师和丰子恺朝夕相处,遂商定了编绘《护生画集》的计划。1929年,时值弘一大师五十岁寿辰,丰子恺最后共绘《护生画》五十幅,弘一大师为每幅画逐一配诗并书写。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其灵骨一度就供奉在招贤寺内大殿前。
20世纪40年代,丰子恺在招贤寺。(仲向平供图)
抗战胜利后,丰子恺曾一度卜居在招贤寺旁的小平屋内,自称为“湖畔小屋”。当年,丰子恺曾感叹此处的优美环境,脱口而出“门对孤山放鹤亭”,但苦于对不出上联。其友人章锡琛、叶圣陶知道此事后,三人经几度切磋才补出上联“居临葛岭招贤寺”,从而留下丰子恺“小屋撰联”的佳话。
林风眠初到杭州时,也曾住在葛岭山下的招贤寺。
1929年西湖博览会期间,招贤寺的山门改换了门面,辟为“交通部临时电信所”,亦称“邮电收发处”。
解放初期,招贤寺一度由省委党校使用。1956年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安排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招贤寺划归新新饭店使用,但是产权问题一直没有梳理清楚。1989年,杭州新新饭店经与杭州市佛教协会多次协商后,一次性买断招贤寺的产权。
2012年,招贤寺剩下的建筑已经是“大宅门”酒店。现大门紧闭。
原招贤寺大殿(仲向平摄于20世纪90年代)
现沦为招贤寺大殿的大宅门酒店。
▼延伸阅读▼
↓ 见 下 页 ↓
秋水山庄
由招贤寺往东,为同属于新新饭店的秋水山庄。
秋水山庄(袁长渭摄),时有“新新饭店”招牌位于“秋水山庄”之下。
秋水山庄,位于北山街59号,建于1932年,为民国时期报业巨子、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所建,以其妻沈秋水之名命名。
秋水山庄为一座中西合璧的庄园式建筑,后院仿《红楼梦》怡红院格局,有假山奇石,辅曲径回廊,并清池红鱼,更花木扶疏。
史量才(1880-1934年),原名家修,生于上海青浦,1901年考进杭州蚕桑院(浙江大学的前身)学习,毕业后留学校当老师,尔后到上海进入报界。沈秋水,原名沈慧芝,在上海时成为了被暗杀军阀陶俊保巨款的主人。之后,认识了来上海教学的史量才。沈秋水很是佩服史量才的“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的为人,出资支持史购买《申报》资产,成就了史量才以后的事业。
史量才在沈秋水的帮助下用购买股权的方法,收购了当时的上海《申报》,成为其总经理和总编辑,并最终成为上海最大的报业实业。史量才非常喜欢杭州,在杭州建造了别墅,并以妻名命之。
位于双峰村吉庆山的史量才墓(郭卫摄)
史量才在新闻事业中,倾向民主,力主抗日,反对内战,遭到了反动当局嫉恨。1934年,史量才在与沈秋水由杭州回上海的途中遭国民党特务阻击暗杀,时年55岁。因亲见爱人死在身旁,万念俱灰的沈秋水由此捐出了秋水山庄。1936年春,史量才灵柩由其亲戚护送悄悄安葬于杭州双峰村吉庆山。1956年沈秋水辞世。独留秋水山庄孤立在北山街,面朝“不孤的孤山、不断的断桥”,述说着曾经的凄婉爱情。
今秋水山庄。图/云梦轩摄,2017
↓ 见 下 页 ↓
新新饭店
今杭州新新饭店东楼(右)和中楼(左)。图/云梦轩摄,2017
再往东,就是新新饭店,由东楼(前身为何庄)、中楼、西楼(前身为孤云草舍)三座大楼组成。
何庄上建造的“新新旅馆”。图自《百年新新》
新新饭店,位于北山街58号,其前身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由上海最早连锁企业“何锦丰洋广杂货号”老板何宝林(宁波鄞县人),在东楼旧址上于1896年陆续建成中、西式楼房三幢(即今东楼),为何庄。1909年董锡赓发现商机,与何宝林之子何积藩合股在何庄开始接待宾客,1913年设计完成英文名为“THE NEW HOTEL”,中文名取《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的“新新”为店名,即为“新新旅馆”。
在“新新旅馆”的西侧,为建于1912年的原南浔富商别墅“孤云草舍”。
新新旅馆(右)和孤云草舍(左,今新新饭店西楼)。图自《百年新新》
之后,董锡赓独自经营,并于1922年建成一幢五层高楼(现称中楼),冠名还是沿用“新新旅馆”。1929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时,新新旅馆为外宾专用饭店。
民国时期的新新饭店
新新饭店建成后,有不少名人曾在此下榻:杜威、芥川龙之介、宋庆龄、宋美龄、蒋介石、蒋经国、陈布雷、朱家骅、于右任、李叔同、徐志摩、巴金、胡适、张元济、张静江、史量才、鲁迅、茅盾、郭沫若、丰子恺、华罗庚、启功、沙孟海和李可染等。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号“西子湖畔云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