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良渚情 三代守护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0-09 06:15   

通往“世界”的13路公交车

1973年给省博物馆送玉璧时,康烈华从安溪后杨村步行到良渚,坐13路公交车,走莫干山路,花了一小时到武林门,再转到孤山。

彼时的13路公交车,就是现在的313路公交车,从瓶窑开往当时杭城的地标武林门。良渚人去往杭州都坐这趟车。

这趟车也载着康烈华,圆了他的“大学梦”。

康烈华家耕读传家,他从懂事起就热爱读书,梦想“读书报国”。可是9岁那年失去了父亲,孤儿寡母,生活顿时穷困。1956年,16岁的康烈华考上瓶窑中学时,母亲将自己的嫁妆、家具全部卖掉,甚至将住屋的楼板也撬了卖钱,才凑够了72.5元的书籍费、学费和伙食费,让他圆了中学梦。

初中毕业后回乡,他白天在田间劳动,夜晚自学高中课程。煤油灯灯火如米,心中的大学梦不熄。1975年,他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

这一年,康宏果7岁。

问及对父亲最深的感触,康宏果脱口而出:“坚韧、忠厚。”

幼年康宏果的印象中,父亲知识面很广,村里人都尊称他一声“康老师”,每天下班后几乎都是在学习。那时已经用上了电灯,但生活仍然艰苦,为了省电,父亲用10瓦、15瓦的灯泡,拉得很低,要么看书,要么写材料。

康烈华当上老师后的第二年就考入了杭州教育学院中文科,一周两次,半脱产学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交通和住宿。城站候车室的长椅成为康烈华的旅馆。下课后夜里去打个盹,天亮又赶回学校上课。

康宏果跟着父亲,坐着13路公交车,去过两次杭州。有一个好心的授课老师见他们没钱住宿,就带他们回自己家打地铺。康宏果总也忘不了躺在陌生人家的地板上的夜晚。

1981年,康烈华终于获得大专学历,后来又考入浙江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13路公交车的无数次往返,前后八年的进修,他不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也用这样一种方式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这种坚韧的品质,带领着康烈华走了一程又一程,也照亮了康家人的路。那时的教材,每一本都精心地包上书皮,现在依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康烈华的书架上。

申遗成功后的新愿景

康宏果是在2013年从企业副总的岗位上辞职,回到村里的。

“真的是缘分。”康宏果这样形容2006年那次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文物“邂逅”,“我开始认真思考父辈们用毕生守护文化圣地的意义。”从那时起,他跟随着父亲的脚步,宣传保护良渚文化。

真正决定辞职到村委会工作,是召开了“家庭会议”的。时值港南村被列为余杭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首批村庄,正是要发展的时候,父亲康烈华对他说:“要干就好好干。”

说起自己的儿子,康烈华也是脱口而出:“忠厚。”

2020年,康宏果开始担任余杭区良渚街道港南村党委书记。

村道旁是大片的水稻田,村子里是一幢幢漂亮的农村自建房,一眼望去赏心悦目。康宏果说,近些年乡村变化很大。2013年底,浙江省启动“五水共治”行动,村里治理了河道,后来又开始村庄的美化,实行垃圾分类,对破旧墙面进行整修。“村子的环境越来越美。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把环境建设转向农文旅融合发展,把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

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也更高了。康宏果为大家讲述良渚文化,带领大家主动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让更多人了解和守护良渚文化。

在康宏果看来,如何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是他的课题。

“保护是为了更好发展,有了良渚文化的挖掘,良渚才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这些都会为发展带来更多的资源,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让百姓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

“现在,我们村启动任何一项工程建设前,都会主动报告文物部门。”康宏果说。

2019年夏天,随着世界遗产大会的一锤定音,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成为实证5000余年中华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给了康宏果莫大的信心,“作为这方水土的原住民,我们更应该好好地保护它,爱护它,有责任讲好良渚故事,让更多人看见良渚。”

那个在墙上刷标语宣传文物保护的年代过去了,文物保护也从民间自发变成了官方组织管理,更有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一端连着中华五千多年的古老文明,另一端连着现代数字文化,良渚历经数千年沧桑,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84岁的康烈华依然每天伏案工作,主编《良渚》杂志20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完成了三本志书的编辑,亲历了良渚文化从默默无闻到世界闻名,康烈华说,现在的他就想和时间赛跑,再写一本有关良渚乡土文化的书。

“我终于从听故事的人,变成了讲故事的人,曾经给我讲故事的人,也成了我所讲的故事里的人。而现在后辈眼神里的光彩,和我年轻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康家几代人接力守护这一方土地,而它必定还会传承下去。

(原标题:一生良渚情 三代守护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包寒白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