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
图12
图13
三 两宋“伞禁”宽严不一,南宋“伞禁”未被冲破
罗:《西湖清趣图》是伪作的一大证据,是图上出现大量的清代“高伞”。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讲到京城临安的一场“伞禁”风波,最后“伞禁”依然没有被冲破,连作者叶绍翁也认为不得不“议诸生罪”。
姜:罗先生再次出现误读或漏读。《四朝闻见录》讲到,嘉定年间太学生因朝廷不许用“青盖”而打“擦边球”用“皂盖”,被临安府查处后又集体闹事,最终皇帝不得不亲自“御批”请诸生赶紧回校舍,并撤了执行“伞禁”的“市长”程覃的官职,而对太学生用“皂盖”一事不了了之。叶绍翁对太学生用“皂盖”是否违法,朝廷缺乏明文规定,委婉地提出了批评,哪有“伞禁”依然没有被冲破?哪有不得不“议诸生罪”云云?
罗:《清明上河图》画有伞30余,但均为街头摆摊的固定伞,路上行人及骑马官员,有热得摇扇者,但绝无打伞者。
姜:《清明上河图》上行进中的伞不但有,而且还是一顶高规格的罗伞(作者张择端可是宫廷画师,有关罗伞的规矩他懂的):图11是虹桥至城楼一段主干道上一顶在牛车前的罗伞。对此,街上行人视而不见,根本没当它一回事。
此外,不少宋画均可说明宋代“伞禁”的松弛,如图12为入选过中学历史课本的宋画《耕获图》(局部),乡下人田野耕作照样打出高端罗伞,与你城里人有得一拼。图13宋代民俗画《百子图》(局部)中,孩子们恣意耍弄高柄罗伞,真是“儿戏”!
四 南宋临安城的筑城真相
罗:南宋清波门是“暗门”,就是平时门外覆以假砖,战时突然开门袭击攻城敌军,如果上设城楼就暴露了此处有城门。但《西湖清趣图》上的清波门,不但上有城楼还下有门洞,根本就不可能出自南宋人手笔。
姜:《梦粱录》介绍临安城城门时说得很清楚,清波门俗呼“暗门”,属于旱门,不但有门,而且“皆造楼阁”。清波门如果真是军事用途的暗门,那一定会外覆假砖,不但看不到城门(看到了就没有军事机密可言了),而且根本无法通行,那罗先生说的陆游“细雨骑驴出暗门”,究竟该怎么个出法?“俗呼”的名称也许是“已往”的事实,但并不能因此而胶柱鼓瑟去定义“当时”的事实。
罗:《西湖清趣图》上钱塘门外居民住宅居然紧挨城墙,也不怕杀头?
姜:《宋会要辑稿》记载的绍兴二十八年拓建皇城东南之外城的情况是:“今来所展城阔一十三丈,内二丈充城基,中间五丈充御路,两壁各三丈充民居,所展民屋六丈,基址内有可以就便居住之家,更不拆移……其新城内外不碍道路屋宇,依旧存留。”毗邻皇城的新建城墙两壁各三丈、合计六丈的区域,都允许有民居,相对远得多的钱塘门外的城墙下,就更不在话下了,罗先生想象的杀头之罪恐怕连“莫须有”都沾不上。
罗以民说他从7个方面、至少20条证据,证明《西湖清趣图》是清代伪作,其中任何一条证据成立,此画就必伪。从学术论证上来说,确实如此。但似乎又不尽然,这么多证据因错读、误读和漏读而基本不成立,不但无助于澄清事实,反乱了宋朝西湖真相!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