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不孝有三”,两代人该如何沟通包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10-16 08:07   

代际冲突是表面的

两代人要学会互相理解和包容

于年轻一代而言,婚恋、就业、家庭等观念不再像老一辈一样追求安稳,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将心比心,长辈眼中的所谓“孝道”,实际上也是他们对子女们无言的关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陈斌华表示,父辈们大多出生在贫穷的年代,他们首先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稳定”意味着确定的收入、安全的环境和牢固的人际关系。他们出于对子女的爱,怕子女在外辛苦受累不安全,所以往往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子女身上。而年轻的一代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约束。因成长环境的不同,两代人的思维理念、处事方式难免会有差异,从而出现代际冲突,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之前我接诊了一位患者,因来异地帮子女带孙辈,长期气郁导致焦虑失眠。她抱怨儿子不听自己话,让他在老家工作,找一位本地姑娘,安安稳稳过日子。可儿子偏偏不听,硬是要来异地打拼,还苦了自己一把年纪‘背井离乡’。因为无法释怀,她每天都生活在怨气中。”陈斌华说。

代际冲突在所难免,但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能从他们的唠叨中深切体会,而子女对父母的爱,也同样存在。陈斌华建议,代际冲突不是不可避免,关键要互相理解。父母和子女首先都需要认识自己,了解对方,尽可能面对自己的不足,学会换位思考。

因为所处的时代和经历的环境不同,父辈们较保守,年轻一代更开放。在遇到代际冲突时,父母要多为子女考虑,过于安稳的生活是否会丧失很多机会;而子女面对不理解的父母时,不要首先选择“对抗”,要心平气和地沟通调解。代际之间通常会爆发不同程度的争吵,切勿带着负面情绪,导致亲密关系的恶化。同时,可以定期向父母打电话问候,分享近期工作成果和生活趣事,弥补不能常伴父母身边的遗憾,缓和冲突关系。

“时代在变化,观念也会变迁,明白代际冲突产生的社会原因,也就要放下冲突中的抱怨,互相包容迁就。两代人的相处即使冲突和矛盾无法避免,却也饱含柔情与体谅,代际冲突是表面的,但亲情依然不变。”陈斌华说。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叶歆 通讯员 李彬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则段子引起了热议:新不孝有三——不考编、不相亲、不在老家工作。网友们还根据地方特色,总结了各地的孝道标准:比如浙江的“特等大孝子”是在老家体制内工作,江苏则是一家人在苏州安居乐业,东北地区觉得在三亚为父母买房的儿女最孝顺等。总体来看,“体制工作+安居稳定+常伴身边”可以说是大多数父母眼中最孝顺的事情了。而这些观念的背后,反映出了当下普遍的代际观念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