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不孝有三”,两代人该如何沟通包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10-16 08:07   

不相亲就是不孝顺,不考编就是“不务正业”

指导专家 陈斌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是否孝顺,自己说了不算,而是由父母长辈来决定。

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则段子引起了热议:新不孝有三——不考编、不相亲、不在老家工作。网友们还根据地方特色,总结了各地的孝道标准:比如浙江的“特等大孝子”是在老家体制内工作,江苏则是一家人在苏州安居乐业,东北地区觉得在三亚为父母买房的儿女最孝顺等。

总体来看,“体制工作+安居稳定+常伴身边”可以说是大多数父母眼中最孝顺的事情了。而这些观念的背后,反映出了当下普遍的代际观念冲突。

大城市打拼漂泊,还是在老家享受安逸

近日朋友小雨向记者抱怨,说后悔听父母的话回老家工作发展。每天做着繁琐无味的工作,周围接触的都是年长的长辈,没有社交、没有娱乐,感觉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

小雨大学毕业后父母便让她回老家工作,但年轻气盛的小雨则选择留在大城市打拼发展。“我的社交和生活圈子都在这里,而且大城市机遇多,选择余地大。年轻嘛,就应该自己打拼闯荡。”

初踏社会的小雨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工作积极、勤快好学的她也很受领导赏识,很快被提拔为组长,月薪也翻一番。但一场疫情让公司资金链断裂倒闭,小雨失业了。

父母知道后,便轮番打电话让她回老家,甚至表示如果小雨不从就要“断绝”和她的关系。见小雨拉黑了父母的微信和电话,爸爸还请来了亲戚,轮流打电话劝她,让她回家工作准备考公,还给她扣上了“不孝”的帽子。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因‘是否应该回老家工作’和父母产生矛盾争执了,他们总觉得只有稳定的工作才是好工作,我现在是‘不务正业’。”面对父母的强势态度和不理解,小雨心里既苦涩又无奈。

受不了父母的逼迫和电话“轰炸”,小雨最后选择了妥协,回老家进了父母安排的单位,每天重复机械化的工作,工资虽少,但很稳定。“我妈现在成了小区里公认的‘福气妈妈’,因为她有个常伴身边的女儿。父母虽然满意了,但我却不似从前那么开朗自信。我现在生活没有动力,甚至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我不知道‘回老家’这个选择对不对。”

催婚相亲引发家庭矛盾

引以为傲的儿子为何“不听话”了

最近,沈大姐因为儿子的“叛逆”,茶饭不思,连最爱的广场舞也不跳了。“太伤心了,我们两口子省吃俭用一辈子,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他。现在他却觉得我们多管闲事,连话都不愿意和我们说,我这个儿子算是白‘养’ 了。”

沈大姐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老家工作发展,工作待遇不错,按理沈大姐应该安心乐享晚年生活,可她始终高兴不起来。“和我同龄的甚至比我小的都当上奶奶外婆了,我家儿子连个对象都没有。每次跳广场舞,他们都会问什么时候能喝儿子的喜酒,我只能随便应付几句。”

于是,抱孙心切的沈大姐便托人给儿子相亲。一开始,儿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相亲,但每个都不了了之。在儿子看来,合适的伴侣要婚姻观、价值观都匹配,不能心急也不能强求。但沈大姐不在乎这些过程,她只想看到结婚这一结果。

为了让儿子尽快遇到心仪的对象,沈大姐甚至还制定了一份《相亲安排表》。无形的压力让儿子彻底爆发,母子俩发生了争吵。

沈阿姨觉得儿子“不孝顺”,不懂她的良苦用心,儿子却认为沈阿姨“封建思想”,不给他个人空间,家庭关系一度紧张到冰点。

“我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但是每当有人问到他的个人问题,我都会觉得好没面子。他也老大不小了,婚姻大事还没解决,我就失眠焦虑,吃不下饭。”沈阿姨很不解,为什么曾经让她引以为傲的儿子,如今却变得那么“不听话”了。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叶歆 通讯员 李彬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则段子引起了热议:新不孝有三——不考编、不相亲、不在老家工作。网友们还根据地方特色,总结了各地的孝道标准:比如浙江的“特等大孝子”是在老家体制内工作,江苏则是一家人在苏州安居乐业,东北地区觉得在三亚为父母买房的儿女最孝顺等。总体来看,“体制工作+安居稳定+常伴身边”可以说是大多数父母眼中最孝顺的事情了。而这些观念的背后,反映出了当下普遍的代际观念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