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老板魏景田亲自上阵卸货装货。 高驰弘 摄
勾庄菜老板 夜夜繁忙换来万户佳肴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高驰弘) 5月1日,余杭区勾庄镇,凌晨1点的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里,来往的身影、汽车的引擎、工人的吆喝,成垛的冬瓜土豆、黄瓜白菜,混杂在昏黄的光影中,喧嚣如白昼。
6号大棚前,菜老板魏景田刚搬完几大包青椒,正作短暂的休息。他背微微驼着,看上去有点劳累。桌前有两堆泡椒和蒜苗,身后是一卡车的卷心菜,层层垒到接近棚顶。
魏景田今年40岁,是山东兰陵人。20岁不到就来杭州打拼了,从蔬菜批发市场的小工,到出来单干自己当菜老板,他一步一个脚印,成家立业。
勾庄,是杭州最大的“菜篮子”和“米袋子”。魏景田每天要与产地沟通,预订蔬菜, 在市场里与二次批发商、零售商开票交易。
记者说似乎长夜变缓了节奏,魏景田笑了,“蔬菜市场是24小时制的,生意都分散在一天里,随时有客户来拿货,没有下班这个概念。”
虽是凌晨,只见魏景田仍不时拿起手机用微信回信息,或者接听手机。生意来时要指挥其他工人,或者自己上阵卸货、装货。“我们蔬菜批发行业利润太薄,现在人工工资这么高,老板也得‘下一线’。”菜老板其实也是菜小工,魏景田说自己每天都是“连轴转”状态,没有特别忙的时候,却也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因为蔬菜一个地方一季,需要一直换货源地,才能保证常年有供应。魏景田也要去全国各地跑货源。
“每天都要照顾生意,过年都不休息,更别提今天‘五一’节了,本来就是劳动节嘛。”魏师傅笑着说。去年冬天大雪时,交通运输受阻;天寒地冻,种菜农户不愿下地收菜。他自己押车,要求车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将货物运回了杭州。
工作辛苦不怕,魏师傅焦虑的是这半年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由于杭州本地菜农开始大规模种植大棚蔬菜,种类繁多的本地蔬菜一步步抢夺了外地菜老板的市场。
四十不惑的他,清楚自己精力和能力,没法转行。魏景田说,杭州是一个特别适合生活的城市,一家五口已深深爱上这里。这么多年,整个杭州周边的蔬菜供应,有自己的一分力,他希望自己能够持续输出这股力量。
刘同礼一次又一次地弯腰捡拾垃圾。 张冰 摄
城市美容师让西湖每天都美丽
本报讯 (记者 张冰 通讯员 陈金辉) 清晨5点,晨风微凉,西湖仍沉静着,波光朦胧荡漾,安宁如一幅布景。
湖畔的南山路,除了白衣飘飘的练功长者,靓丽动感的晨跑者,更多的,便是橙色的人群——我们的城市美容师。
柳浪闻莺公园门口,杭州南山路环卫清扫班班长刘同礼,骑着电瓶车匆匆而来,他和班组同事一起,要在客流高峰来临之前完成清扫工作。和以往的节假日一样,这两天早晨,他总会提前1小时到岗,从早上5点多忙到晚上10点多。
有关部门预计今年“五一”假期,西湖景区接待游客将达200万人次。杭州最美道路之一的南山路更是人满为患,环卫保洁也比平时更加繁重。“节假日都这样,国庆节人更多。”刘同礼一边捡拾草丛里的烟头,一边和记者聊。
今年52岁的刘同礼,三十年前离开老家江苏,成了杭州第一批外来环卫民工,前半生献给了杭州的环卫工作。年轻时,他挑着八九十斤的担子,每天能在鼓楼的伍公山上下飞奔20多趟。
“当时就感觉杭州环境真好,想留下来,没想到一干就是三十年。”说话间,刘同礼从路边水管接了半斗水,用钳子夹起一块抹布,开始清洗人行道。零食、饮料,或是呕吐物,各种污迹都不放过。特别难对付的,刘同礼掏出手机拍照,通知清洗车过来帮忙。他一次又一次地弯腰捡拾垃圾、一遍又一遍地清洗地面污迹。
走着走着,太阳渐渐明亮起来。一看手机,2个小时,走了3公里,这只是刘同礼每天工作量的五分之一。作为班长,刘同礼还要巡查职责范围内的道路保洁情况,一天下来,电动车经常骑到没电,再徒步来回走。
西湖那么美,刘同礼至今都没有认认真真地逛过。来杭30年,他回江苏陪老母亲过年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清,但每次获奖后,他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老母亲分享喜讯。刘同礼获得的荣誉很多,“全国优秀环卫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和“最美杭州人”,用母亲的话说,“也出了名”。
刘同礼的床头挂着“知足常乐”四个字。“出名”以后,他拒绝了其他企业的高薪聘请。刘同礼说,自己所有成绩和荣誉都是在环卫岗位上取得的。他相信,只要努力工作,可以让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
推荐阅读:
杭州迎来雨水最多的季节 今天最高温仅22℃
《最忆是杭州》正式首演 680元尊贵席的票最难买
小长假应对"单车潮" 西湖景区自创三招见功力!
夜游西湖回归 G20元首乘坐的游船亮相了
政府下发紧急通知:电动车不准过夜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