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德国只给我打过一次电话
说了不到两秒就挂了
但我很理解她,她有自己的人生
天天妈妈55岁,杭州人。
女儿目前28岁,已在德国结婚。
我女儿很独立,当年高中的学校和德国那边的高中合作,选了两名学生,我女儿被选上了。高中毕业去那边后参加德国高考,继续留学深造。女儿只给我打了一次电话,说了不到两秒就挂了,报了个平安,之后是QQ联系,现在微信聊得多。
我们家庭也不富裕,学费是德国政府出的,我们只要负责生活费就好了,一年大概10万元。女儿也不乱花钱,今年她本科读完了,说想在德国找工作,然后继续读研究生。
我和爱人的想法是,18岁之后,她应该有她自己的人生规划,做父母的可以给她提供建议,但不会干涉。她在德国结婚了,女婿也是中国人,她目前也在考虑是否要申请德国籍。这点我都支持她,不管是留在德国,还是回中国发展,只要她想明白就好。
她刚出国那几年,说不想她也不可能,但毕竟我和爱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子女有子女的人生,父母有自己的人生。
说句老实话,我从来没想过什么养老的问题。现在国家养老政策不错,社区养老也好,杭州还有很多很好的敬老院,更何况我和爱人现在还年轻,即便老了,还可以相互帮助。
女儿出国五年后才第一次回家
在美国压力大,到现在也没有要孩子
我和老伴可能会去养老院
俞大伯84岁,杭州人,和老伴住在城东。
儿子法国留学,女儿美国留学。
我的两个孩子到快读书的年龄时,刚好赶上“文革”,没机会读书。我在报社工作,就带着他们来单位,让资料室的阿姨管管他们,这样他们就成天和书在一起,喜欢上了读书。
恢复高考后,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女儿在老杭大读生化专业,一个月每人10块钱的生活费,再后来,他们各自去了法国、美国留学,都是领奖学金的。
我们没多少经济能力,在国外几乎全靠他们自己。我记得女儿出国五年后才第一次回家。后来他们入了法国国籍、美国国籍,又都在国外结了婚,对象都是中国人,再之后又各自当讲师、副教授,现在都是教授。
当年我们也舍不得孩子出远门,可我们那个年代,孩子读书不是为了个人、为了父母,而是为了社会做贡献,所以做父母的当然支持他们去干事业。
我和老伴年纪大了,没关系啊,有时候我们去法国看看儿子,又或者去美国看看女儿。女儿到现在也没有要孩子,因为美国压力很大啊,我也从来没有去催女儿生孩子,毕竟她有她的想法。
至于以后,真没想过。现在我们老两口过得挺好。生病了,社区里有医生,生活上的事,我和老伴相互帮衬着。实在干不动走不动了,可以请保姆,或者去养老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