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请这么多老年人来开粥铺?
朱老板说,他老家也在临安乡下,每次回去,都能看到一些老阿姨,六七十岁,要么还在做苦力活,要么独自待在家里,没什么事做。她们的子女多在城里上班,孙子辈的也已经长大,不用她们管了。朱老板问了很多阿姨,以后有什么打算,大多数回答说,都奔七十岁了,就这样了,没什么想法了,还有的患上了老年痴呆,问过去她们也不说话,像个孩子,只是好奇地看着你。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然后就想做点事情,比如开个饭店,把老家那些老阿姨请过来,发挥她们的特长,让她们有事做,有钱赚,比待在老家过得
更开心更好一些。”
为什么要开粥铺?
朱老板笑着说,谁都有外婆,印象中似乎都喝过外婆熬的粥,还有她们做的面,炒的菜……
粥铺去年9月开张,除一个开放式大厨房外,还在楼梯旁一个小房间里,专门辟出熬粥的地方。两台液化气灶前,两个阿姨把守,一个熬粥,一个送粥。
66岁的章阿姨说,她们一共11个人,老板当初问她们,会熬什么粥,每个人都说出一两种,最后菜单上就有了17种粥。
“我外孙28岁了,在临平上班,也到这里来看过我,还喝了一碗我熬的粥呢。”章阿姨说。
下午1点多,店内的客人少了些,朱老板要去咖啡馆忙了。他跟店员们打招呼,双手放在阿姨们的肩膀上,说他要到咖啡馆去了,这里就靠你们了。阿姨们回头笑一笑,没说什么,可能也不晓得该说什么。
朱老板走后,阿姨们似乎放开了些,忙完各自的活儿以后,每个人都很能说上一阵子。
“老板再好,还是老板啊,说话还是有点紧张的。”郑阿姨说话语速很快,清明节她回老家了3天,当初还担心工资会少,回来朱老板跟她说,进了城,大家都一样的,要是清明节加班,一个月3000多元工资照付,回家那3天每天还要多发100元的。
去年春节前轮休,郑阿姨跟5个同事一起到黄龙洞爬山,爬上去再从岳庙那边下来,看看西湖,大家说说笑笑,心情都很好。以往在老家爬山都是干农活,摘桑叶挖竹笋什么的,在这里爬山,只是看风景啊。
“老板倒是急坏了,生怕我们年纪大了爬山不安全,嘿嘿,我们都是山区的,临安那里的山可比西湖边高多了,这里还有石头砌好的路呢。”郑阿姨说。后来每到休息,她都约几个老姐妹一起走到西湖边坐一坐。
阿姨们在粥铺打工,朱老板包吃包住,她们住的地方离粥铺不远,走路两分钟就到,一楼,不用爬楼梯。
我去她们的宿舍看了看,三室一厅,架子床,大房间住六个人,小房间住四个,配衣柜,看上去像大学生宿舍。
午饭到晚饭之间,阿姨们有两个小时休息时间,她们回到宿舍后,放得更开了。67岁的李阿姨脱掉厨师帽,向后拢了一把头发,发型立马显出来了。李阿姨笑着说,这还是刚来时,老板说她头发有点长,亲手帮她做了一下头发,就简单修剪一下,后来听说老板剪头很贵,好几千元的,就再没好意思找他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