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活检揭开谜团
对症治疗只需要几块钱的药
在ICU期间,综合ICU团队给小高做了血浆置换,希望能清除潜在的致病因素。这个治疗方案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小高肌力有所恢复,曾尝试过拔除气管插管,但是他很快又因为呼吸困难,再次机械通气。
诊断上已经排除了各种常见病的可能,治疗效果上停滞不前,须欣开始往疑难病的方向探寻。
“疑难病在ICU其实并不多见,我只能靠自己以往的经验去搜寻线索。”须欣回忆起一年前,曾诊治过一位线粒体脑疾病的患者,也是年纪轻轻出现肌力受损的症状,小高的情况虽然不符合线粒体脑疾病的典型表现,但会不会是其他的代谢性疾病呢?
须欣不想放弃,他想到了神经内科的刘功禄副主任医师(现任浙大二院医学遗传科副主任)专长于疑难病的诊治,而且还负责肌肉活检的相关工作。
肌肉活检能不能做?是否能够找到答案呢?
刘医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11月22日下午,刘医生给小高做了手臂肌肉的活检;当天晚上,须欣就接到电话:病理检测的初步结果出来了,高度怀疑是脂质沉积型肌病,属于相当罕见的疾病。
“当时还做了基因学检测,但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出结果,所以我们决定先根据病理检测的结果进行治疗。”须欣说,虽然那时候还存在不确定性,但他心里的石头似乎松了松,“本来已经走投无路了,现在至少有了方向,哪怕是试试看,万一就成功了呢?”
之后几天小高的状况让须欣心里更加有了底——肌力明显好转,自主呼吸明显改善,整个人的状态都在向好发展。
“这个病看起来很严重,其实治疗起来并不复杂,我们给他用的主要是维生素和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这种药成本不高,可能只要几块钱,只要终身服药,症状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能够保证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12月1日,小高顺利拔除气管插管;12月4日,他离开ICU转入普通病房;12月16日,小高康复出院,之后随访得知,他一直状况稳定。
基因检测报告是在12月20日出来的,完全证实了刘功禄医生的判断,也给了须欣最后的“定心丸”。
专家点评
浙大二院综合ICU须欣副主任医师
综合ICU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我们接收的都是危重症患者,生死在这里可能只有一线之隔。
小高是我印象很深的一位患者,他还这么年轻,病情进展迅速,医生尝试了各种治疗手法都没有效果,对于这个病例,最困难的是要找到他发病的原因,如果找不到原因,仅仅是对症支持治疗,或许他就没有办法离开ICU,更别说回归正常生活了。
罕见病诊疗是一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旅程,医生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给出诊断虽不能直接治疗疾病,却能减轻患者四处求医的负担,并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重症医学更多时候是作为医院各个临床科室的支持平台,让危重症患者在疾病威胁生命之前,通过各种器官功能支持的手段,帮助患者度过最困难的那段时间,给他们击败病魔的机会。但现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重症医学的责任也越来越重,特别是对我们浙大二院综合ICU的同事来说,由于医院的影响力,其他科室会源源不断地接诊各种各样的危重症或者疑难病的患者,我们不仅要努力去维持患者的器官功能,同时还要承担起一部分“侦探”的责任,去寻因探病,为医学诊断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助力。
重症医学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堤坝。作为一名重症医生,我们将倾尽全力,确保每位重症患者都能得到最及时、最专业的重症医学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