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肿瘤,罕见的医生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1-15 07:53   

面对截然相反的意见手足无措

当地医院两位医生截然相反的治疗意见让老裘手足无措。

孩子耗不起,老裘只能选择先放疗。2022年12月,小柯接受了18次放疗。唯一让老裘感到欣慰的是,放疗前小柯右肩疼痛到需要经常靠吃止痛药缓解,放疗后不再那么疼了。

三个月后复查,老裘询问下一步治疗方案,医生告诉他只能定期复查,疼了就来医院,没什么其他好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柯右臂活动受限越发明显,没办法抬手过肩,除了大拇指还算灵活,其余四根手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僵硬萎缩。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能坐以待毙。”在网上大概搜索一番,2023年8月,老裘带着小柯来到上海。在一家三甲大医院挂了号,医生却告知他们肿瘤科不接收15周岁以下的患者。一番波折,老裘的一位老乡推荐了自己曾经就诊过的浙江省肿瘤医院。

可能失去右臂,可能下不来手术台 要不要赌一把?

仔细了解了小柯的病情,方美玉又让老裘从重庆借来了穿刺病理标本,再次明确了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的诊断。小柯也在方美玉的建议下做了基因检测,发病的原因和遗传相关。

“准确治疗的前提是诊断无误。明确诊断后,由于没有特效药,我们认为手术依然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但患者目前的病情还不适合手术,建议先进行化疗,根据治疗情况再决定是否手术。”方美玉也提到,当时选择放疗的确不算一种好方法,对神经、血管、骨头等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即使后续选择手术,也会进一步增加手术的难度。“这种情况是很无奈的,患者和家属走到这一步已经不容易,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供帮助”。

从去年8月至今,小柯定期接受化疗,老裘带着儿子来回奔波于贵州、杭州。“前段时间,医生说化疗的效果还不错,肿瘤有所缩小,我也发现儿子抬手比以前灵活一些。可以考虑手术,但手术能不能成功谁都说不好,唯一确定的是,创伤会很大。”

老裘针对是否手术多次征求方美玉的意见,医生会尽可能分析清楚各项风险利弊,但不能替患者下决定。

“孩子的手臂功能已经比较差了,手术多多少少会损伤血管、神经,也许手术后功能依旧不能恢复如初。如果手术,可能会下不来手术台,要是手术成功,孩子的手臂却没了,他能不能接受?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作为家长,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手术后孩子的生存期还有多久,但这一点没人能告诉我。也许手术成功能生存三四年,不手术只能挨一两年,但不手术就不会有截肢的可能,即使是一两年,孩子走的时候至少是完整的,我们的心里会不会好受一些?”

关于病情,老裘从来没有跟小柯有过多的讨论,小柯也从不多问,这是父子之间一种无声的默契。刚确诊恶性肿瘤时,小柯曾在微信上给爸爸发过一个不知名网站上的小视频,标题是《如何在半分钟内杀死身体里的癌细胞》。“我觉得他懂得这些,可在这个年纪也许还不能全部理解。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口,也不敢开口。” 这条来自儿子的信息,老裘最终没有回复。

不希望将来因为没有拼一把而后悔

又是一个难眠的夜晚,在小柯做完最后一次化疗出院前,老裘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手术。

“我不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看到孩子因病十分痛苦的时候突然涌起这样一个念头——要是当时做手术就好了。”比起因为拼搏后的“惨败”,老裘更不希望因为没有拼一把而后悔。

“我跟孩子说要手术,他的反应挺平静。”小柯点头后,老裘迅速转移了话题,他怕孩子再追问关于手术的任何事宜。一旦孩子表现出一丝不愿与抗拒,老裘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坚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决定。

1月8日下午,老裘为小柯办理了出院手续。再次入院的时间定在了1月17日,接受术前检查。

“这次出院就不回贵州了,本来打算在医院附近找一间宾馆,但是孩子说在这里吃东西不太习惯,最好能找一间民宿,自己做饭吃。我不太会做饭,这两天也在考虑每餐做点啥,是时候为孩子做好每一道菜了。”

本周,将会是小柯一家的人生转折点。“是好是坏,始终都是要面对的。”老裘说。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患者及家属为化名)

绝大多数罕见肿瘤患者处于“缺医少药”的境地

罕见病目录及药品医保目录的纳入 对患者意义重大

小柯只是罕见肿瘤患者的一个缩影,每个罕见肿瘤患者背后有各自的血泪心酸。

“绝大多数罕见肿瘤患者处于‘缺医少药’的境地,跟常见肿瘤相比,在治疗上总体是滞后的。”方美玉说,正因为罕见肿瘤的发病率低,相关临床研究少,真正愿意在罕见肿瘤领域生根的药企并不多。

首先研发需要大量经费,如果产品上市后售价太高,患者根本买不起;如果不卖高价,缺少资金的企业没法运转,后续又怎么再做研发?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现状,对罕见病及罕见肿瘤患者来说,自己所患的疾病被纳入罕见病目录的意义极其重大。

“一般情况下,被纳入罕见病目录代表着这种疾病在目前已经被研究得相对成熟,甚至有特效药的出现。今后,这种疾病的诊疗很可能会得到地方政策,甚至是国家政策上的支持。”

以浙江为例,2019年年底,浙江出台地方新政,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其核心内容是建立浙江省罕见病用药保障基金,资金来源按每年每人2元标准,一次性从大病保险基金中上解至浙江省罕见病用药保障基金。简单理解,每个浙江籍居民每年所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中,将会有2元用于浙江省罕见病用药保障基金。

而受患者关注的是,浙江设立罕见病患者用药个人自付的封顶线——每年10万元。也就是说,只要国内有药可用,同时药品经谈判纳入浙江基金保障范围,一个浙江籍罕见病患者用药每年最多自掏腰包的费用不超过10万元。

2018年、2023年,我国先后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和《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共有207种罕见病被纳入目录。

《第一批罕见病目录》121种罕见病中,仅包含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管肌瘤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寥寥几种罕见肿瘤。与之相比,《第二批罕见病目录》86种罕见病中,罕见肿瘤种类大幅度增加。目前,共有20余种罕见肿瘤被纳入我国罕见病目录。(详见表格)

2023年12月13日,新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3版)发布,新增15种罕见病用药,其中便包含罕见肿瘤用药。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