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们一起加油’,这句话给了我力量”
2019年12月22日,李清带着已经昏迷3天的小然来到浙大一院,有一位医生专门等着她。“当时,小然每一项检查指标都是异常的,肚子胀到仿佛下一秒就要被腹水撑破,但那位医生跟我说‘我们一起加油’。这几个月,经历过太多的否定和拒绝,他可能不知道,这句话给了我多大的力量。”
决定手术,小然爸爸立刻放下工作从老家赶来。经过配型,李清和丈夫都可以成为供体,考虑到术后孩子更需要妈妈照顾,决定由小然爸爸捐肝。
12月29日,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主刀为小然进行亲体肝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你能不能理解这种心情?我很害怕看到他,但不亲眼看到又放心不下。”术后,李清在监护室见到了浑身插满管子的小然,“为了防止不小心碰掉管子,小手小脚都被固定在床上,只能睁着大眼睛看我——他想要抱抱。”
手术成功只是开始,之后还有很多难关需要小然去闯。“术后第三天,小然浮肿得吓人,医生检查发现有血块压迫到输尿管,尿液无法排出。”李清面临是否要为小然进行二次开腹清除血块的选择。一边是还躺在病床上的丈夫,一边是监护室里的儿子,李清从来没觉得如此无助。她不知道,这么短时间内二次开腹,半岁的小然挺得住吗?
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几十分钟,李清最终在手术单上签下名字。“我想着,浙大一院是在全力帮助我的小然,我也要全心相信他们。”
4/
病房里的每一位妈妈
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安慰自己的孩子
带着小然来到浙大一院,对于李清来说是一场压上所有的“豪赌”。很幸运,她赌对了。
二次术后,小然的情况每天都在好转,浮肿消退、黄疸数值下降、越来越有活力……两周后,转出到普通病房。
“我们在普通病房住了一个多月,其间也碰到了一些小状况,但我的小然很厉害,浙大一院的医生护士们也把他照顾得很好,他挺过来了。”李清说,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时间最难的是要每天喂孩子吃排异药。“服药前两个小时和服药后一个小时都要保持禁食状态,刚做完手术不能喝普通奶粉,只能喝一些不带脂肪的米汤,不顶饿,孩子饿得直哭。”李清说,病房里的孩子都是类似的情况,天天都能看到每一位妈妈在用不同的方式安抚自己的孩子。“我很佩服她们,真的不容易。”
5/
他就是正常孩子
调皮的时候该教训就教训
不用特殊对待
2020年2月13日,从入院到出院,过去了53天。李清抱在怀里的是即将8个月的、健康的小然。出院后需要两天一复查,每一次复查结果都不错,小然的状态也越来越好,三个月后,一家三口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开始需要吃激素药,所以小然的脸看着很大,不太自然,等到差不多一年后停了药,小脸就变回来了,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也看不出区别。”
“其实小朋友比我们想象中厉害得多,恢复能力很强。刚做完手术那段时间,我丈夫偶尔会说起刀疤有点疼,我就跟他开玩笑,你还没儿子厉害。”
如今,小然快4岁了,他也曾问起肚子上的刀疤是怎么来的。李清从不避讳,“这是他自己,还有杭州的一群叔叔阿姨努力过的证明呀。”
去年一月,李清生了二胎,小然也“升级”成了哥哥。“现在他已经是我的小助手啦,平时帮忙拿点东西,稍微照看弟弟几分钟,总是很积极。”
小朋友似乎都有用不完的精力,小然也是。偶尔调皮得令人招架不住,李清一点也不惯着,该教育的时候教育,该教训的时候教训。“有的人会觉得,孩子曾经生过那么一场大病,以后要加倍对他好,小心翼翼地护着,我就不这么想。”李清说,自己的孩子当然心疼,可是不能什么都由着他,该立好的规矩一样都不能少。“再说了,他现在恢复得这么好,就是正常孩子,不需要特殊对待。只有家里人先把这点做好了,等他长大了才不会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当时那么难都过来了,以后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李清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