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花费600元,养老院和医院同时“搬”回家
“我以前骑车腿摔坏过,上下楼很吃力,配药是最头疼的事。”家住西湖区西溪街道文三新村的施大伯今年83岁,是名独居老人,因为腿脚不便,平时难得出门。而就在最近,这个困扰他许久的生活难题一举得到了解决——因为他申请了“一张床”。大伯说:“现在不仅有社区卫生院的医生上门帮我体检评估,还有专门的家政人员帮我买菜做饭,生活方便了很多。”
老人独居,无人照料,子女不放心;大病初愈,居家康复,找不到专业服务……为解决这些居家医养难事,西湖区日前出台《关于建立“养老一张床”服务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方案”),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和失能老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结合,打造了全省首个家庭养老床位和家庭病床“两床”相融合的医养新模式,可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医疗类等多种服务。
“养老一张床”是张什么 “床”?
“老伴长期卧床不起,我有青光眼,儿女又不在身边,有时连做顿饭都觉得很累。”多年来,疾病和年龄带来的养老问题,让79岁的李阿姨很犯愁。
前不久,听说西溪街道有“养老一张床”服务,她马上提出建床申请。经评估,李阿姨家符合建床条件,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立即上门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根据李阿姨具体需求,养老机构将红外人体感知报警器、日常体征检测设备、紧急呼叫器、智能药箱等数字化设备,安装到了卫生间、卧室、客厅等地方。
西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一张床”建设不需要换床,只需完成适老化改造并安装相应智能设备,通过数字化模块进行远程智能监测,一对一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让居家老人有了“看不见”的监护人。
红外人体感知报警器是“侦察兵”,24小时陪伴老人煮菜、晾衣服、行走;平台监测工作人员是“哨兵”,早、晚通过视频“巡房”,遇到老人不慎跌倒或突发疾病,能第一时间通知家属,让老人得到及时救护。
“每天练一套手指操、做一份算数题、听两首流行音乐……让头脑和身体动起来。”日前,西溪街道文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罗医生为“养老一张床”服务用户王爷爷制定了一份专属康复方案。
王爷爷年过八旬,患有初级认知性障碍,还有一些常见老年慢性病。子女帮他申请“养老一张床”服务后,罗医生立即上门为他进行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医疗清单”,以至少每两周一次的频率提供健康监测服务。
此外,每个月还有专业机构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打扫房间、助浴、剪发,陪同外出买菜、配药,再做上一桌热气腾腾的营养餐。王爷爷牙口不好,爱吃豆腐、番茄等易咀嚼的食物。服务人员在做饭时就多备点粗粮,帮助他降血脂……这些小细节,上门的服务人员熟记于心。随着悉心的照料,老人的身体指标逐渐稳定,精神状态也得到改善。
记者了解到,王爷爷申请建立“养老一张床”的服务套餐价格为每月1200元,而他属于西湖区80岁以上高龄老人,按照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到50%的政府补贴,相当于政府补贴600元,自费部分只需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