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频变“健跑跑”预付式健身“割韭菜”,如何治?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11-26 08:08   

C 你以为健身只是消费行为 但在机构眼中 却是名为“健身房周期”的小游戏

自从在健身房办卡之后,消费者赵飞扬就再次燃起了锻炼的斗志,最开始的一周里,他几乎隔一天就去一趟健身房,看着健身房镜子里大汗淋漓的自己,赵飞扬觉得这次一定能瘦下来。但从办卡后的第二周开始,赵飞扬的锻炼时间就开始缩水了。健身房10点关门、周末想睡懒觉、节日健身房放假等都成为了他的借口。实际上像赵飞扬这样的消费者正好落入了健身房经营者的“陷阱”里,并成为他们的目标客户。

在雷时华的眼中,当下的健身房商业逻辑主要是由“疯狂办卡”“赌你不来”“让你不来”三个部分组成,这在健身行业中有个专有名词——“健身房周期”,而这个周期的时间一般为2年到3年左右,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健身房的生命周期。

在雷时华的介绍下,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健身房周期逐渐显现。健身房最先启动的是“疯狂办卡”模式,这一模式从健身房装修时就启动了,一直会持续到健身房停业前一天。当健身房正式开业半年后,健身房就开始“赌你不来”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健身房的服务和教练会出现下降,而一些对健身运动只是一时兴起的消费者就会逐渐懒惰,并减少去健身房的次数。当健身房的装修、器具逐渐老化,第一批老会员也即将到期时,健身房会启动“让你不来”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消费者会体验到“节假日不开门”“10点下班”“健身房周一店休”“教练离职”等遭遇,在这样的隐性障碍下,不少续卡的消费者也会逐渐丧失去健身房的兴趣。根据时代数据和经济之声统计,我国有44% 的职场白领每月定时造访1-2次健身房,而这也是健身机构敢于运用“健身房周期”的原因。

在整个周期里,“疯狂办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雷时华以一个最多可容纳300人的中型健身房为例,在办卡时只要能办出600张卡,一年的成本就能保证40%以上的利润,这样的数量正好满足健身房每天锻炼人数的合理性,但在不少老板的计划中,来办卡的人越多越好,选择的时间越长越好,缴纳的会费越多越好,在这些老板的计划中,没有长期经营的想法,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健身房周期”而来。

在雷时华接触过的健身房中有不少都经历过这样的周期,在他看来,这个周期的存在也是当前健身房不断关闭的原因之一。

D 健身房行业问题不断 亟须行业整顿

如果说“健身房周期”是健身房行业的经营理念问题,那么健身房从业者的资质问题就是当前整个行业的痛点。

孙栋(化名)是杭州时空健身会所的前教练,对于自己的教练生涯,他坦言像做梦一样。孙栋毕业于泉州的一家技术学院,学的是管理专业,毕业之后就来到杭州。因为出色的外表和不错的体形,他被一家健身机构看中,并成为了健身房的教练。“一开始只是帮助在公共区的学员做一些保护工作,后来我也开始在公司的安排之下带公共区的学员训练。”

当有学员提出对自己的指导有疑问时,孙栋就会把学员带到健身房门口的教练展示区,指着上面的照片介绍自己。“在展示区上,我是北京体育学院健身专业毕业的高材生,除此之外,公司还把我包装成健美先生和健美冠军。”

孙栋到了健身房后,参加过由健身房组织的培训,也拿到了几张由其他机构出具的证书,但他心里清楚,自己对健身的了解并不比一些资深学员了解得更多。

实际上在线下,和孙栋一样的教练并不少,一些机构专门去寻找肌肉强健的男性来做兼职教练,甚至有些还直接进入私教区,为缴纳高昂学费的私教学员们进行专门的一对一的辅导。

2020年时,孙栋离开了教练行业,而背后的原因是一场事故。直到现在,他谈起那件事故时,还显得有些害怕。“当时,我在私教区为一位学员做下压锻炼,但我没有掌握好力度,导致那位学员肌肉拉伤,后来我赔偿了四万多元才了结此事。”

孙栋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偶发事件,据央视报道,48%健身教练无专业背景。另据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在入职1-3年的健身教练中,有52%是体育院校学生,其余48%无专业背景。其中,很多教练上岗之前只经过短期的培训,而这些培训证书多是花钱即可得到。有些人两个月前还是厨师、美发师却忽然摇身一变成为健身教练。教练专业性不足可能会给健身者安全带来隐患,比如,膝盖半月板损伤、肌肉拉伤、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一不小心,健身成伤身。正因为如此,目前健身行业已成为投诉率第二高的行业。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朱光函  编辑:郑海云
返回
当下预付式健身行业“跑路”事件频发,然而当数量众多的健身机构“跑路”的时候,整个健身行业却正在经历向上的发展周期,市场规模、渗透度都在不断上升,资深行业专家坦言,健身房变成“健跑跑”的背后其实是“健身房周期”在作怪,“行业整顿和主管部门的整治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