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眼下正是蓝莓上市的季节。桐庐县钟山乡1000多亩的高峰蓝莓基地里,一颗颗形如蓝宝石,富含花青素的小浆果挂满了树梢,争相露出蓝色的笑脸,盼人采摘。
然而,当地的蓝莓种植户们却蹙起了眉头。原来,往年盛大的桐庐蓝莓采摘节受疫情影响停摆,满山的熟果等不到如织的游客,销量惨淡。再这样下去,农户们的全年收益眼看就要打了水漂。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富阳区东洲街道的葡萄园里。整个东洲街道4000多亩葡萄、30多个品种全面上市,种植户们翘首以盼,希望今年的销量不受影响。
蓝莓、葡萄有了“新家”
最近,钟山乡的种植户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桐庐县农合联会员杭州高峰蓝莓种植有限公司决定收购周边农户全部滞销蓝莓,共计100余吨。
“其实,我们自身拥有5000多亩的蓝莓基地,也同样面临着滞销压力。除了农户的滞销蓝莓,我们最近还收购了安徽怀宁美林公司27吨蓝莓冻果,并接收了富阳、诸暨、百江、瑶琳、湖南等50多吨蓝莓,为其加工。”杭州高峰蓝莓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忠志说道,“今年疫情大大影响了原本收益乐观的蓝莓采摘,因此我们决定将发展重心转移到蓝莓生产加工上来,抓住市场青睐蓝莓花青素的契机,通过加速转型升级,实现化危为机。”
这几天,富阳区农合联会员富阳公望酒业总经理许小裕也接到了不少来自当地农户的电话,他们反映了同一件事——葡萄滞销了。“受疫情影响,如今周末前来采摘游的游客大幅减少,由于不少种植户已经培育了30多年葡萄,短的也有十多年,今年葡萄的滞销量预计只增不减。”许小裕透露,到了9月,葡萄完全成熟之时,公司将陆续从种植户手里收购葡萄,“按照目前酒厂的消化能力,预计将解决200多万斤的葡萄产量。”
加工厂年产值达2亿元
越来越多新型农产品加工生产流水线开启运营
收购滞销农产品,做产业化深加工,通过提高其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更好地落实为农服务……为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在市供销社的组织下,如今,越来越多新型的农产品加工生产流水线开启运营,为助力乡村振兴、消薄增收提供了新动能。
作为桐庐当地不折不扣的“蓝掌门”,2015年,张忠志在当地供销社的支持下办起了蓝莓产品的加工厂,开始做蓝莓产业化的深加工。自此,蓝莓口红、蓝莓护发素、蓝莓洗面奶、蓝莓染发剂、蓝莓唇膏、蓝莓护肤精华、蓝莓果冻、蓝莓蛋白粉、蓝莓阿胶、蓝莓人参酒等一批由蓝莓加工而成的商品,顺着这条流水线走进了千家万户。目前,杭州高峰蓝莓种植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蓝莓酒和蓝莓果干两条生产线,拥有蓝彩虹、苏杭仙子、蓝聪等商标。
如今,年加工蓝莓鲜果1500吨的中国蓝莓第一个综合加工厂已经建成,蓝莓酒水、蓝莓食品、蓝莓美妆护肤品,将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投入生产,年产值可以达到两亿元。
另一边,富阳公望酒业总经理许小裕也开始计划扩大场地规模。
作为土生土长的富阳人,许小裕透露,富阳东洲有近4000亩葡萄种植基地,年产量达到1500万斤,却经常受到滞销的困扰。一次偶然的机会,许小裕发现,东洲葡萄生产出来的葡萄酒风味非常好,一点也不亚于国外的葡萄酒口感。
在富阳区供销社的支持下,2018年,许小裕回乡创立了公望酒业有限公司。建立的第一年,公望酒业就收购了60多万斤滞销葡萄,助力当地农户消薄增收。“多亏供销社提供了场地支持,让我们得以扩大厂房规模,此外,供销社在技术方面也很支持我们,有什么困难都会来沟通的,一同探讨加工厂发展的新途径。”
产业发展了,农户收入提高了
传统农产品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农产品知名度的提升,更为当地的种植农户们带来了红利。
“高峰蓝莓刚到钟山时,农户都是持观望的态度,不敢轻易尝试,后来慢慢有农户尝到了‘甜头’。”张忠志表示,高峰蓝莓为种植蓝莓的农户提供了果苗与技术,平均一亩地收益能达到2万-3万元;而蓝莓成熟的季节,当地农户帮助采摘每天能收入300元,对赋闲的村民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收入。
“去年收购了200多万斤,解决了当地近30%的滞销葡萄。”许小裕坦言,目前酒厂的规模预计能消化200多万斤的葡萄。但目前销售渠道尚未完全铺开,加之产量有限,暂时会先专注于省内市场。“现在国内并没有真正生产白兰地的酒厂,市场的空白正在等待填补,公望酒业的产品正好契合了这一块需求。未来计划建设新的厂房和检验中心,打造集葡萄白酒酿造、葡萄产业观光和休闲娱乐三位一体的葡萄产业文化园,进一步助力解决农民们的滞销问题。”
对此,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把产品卖出去,转化为经济效益才能真正促进当地的发展。下一步,市供销社将持续关注跟进,不断提升为农服务实效,通过提升农产品的价值,扩大产品市场,助力农户消薄增收,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产品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