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瑟瑟寒风中,我的两个好朋友十分积极主动地在APP Store更新了微信,然后兴奋地在朋友圈里评论了一个表情包。昨天下午,朋友圈的活跃度上升了好几个等级,大家争先恐后地在朋友圈“求”大家留表情包评论,大型斗图现场正式从群聊扩展至朋友圈。在很短的时间内,“朋友圈可以评论表情包了”这一话题随即冲上了微博热搜。 微信推出这一功能,意图很明显,提升朋友圈的活跃度,毕竟评论一个表情包看上去比点赞用心一点,但也不用像回复文字般需要费脑,总之对于各位年轻人而言,一切都刚刚好。2016年时,表情包还入选了中国媒体十大新词,三年过去了,表情包热度依旧,手机里没几个表情包,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甚至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跟人聊天。 “我在手机上打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其实脸上毫无表情。我脸上毫无表情,其实内心慌得不行。”一位90后好友,面无表情地跟我说了这些。 《奇葩说》辩手黄执中说过,“现在的年轻人手机里有一大堆表情包,可是脸上却没有表情”。在手机上我们时不时在社交,和朋友社交、和同事社交、和父母社交、和陌生人社交……我们看似越来越奔放,实则越来越寂寥,表情包其实就是来拯救“失语”的你和我,它早已成了我们的另一副社交面具。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从前,车马慢,书信远,一辈子只够做一件事,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王小波追李银河,可以写成一部情书集《爱你就像爱生命》。现在,朋友要远行,我们可以笑着道别,没事,反正大家几年也见不了一面,微信联系。恋人之间,再也出不了一部情书集,分手时只记得在社交网络上互相拉黑。 不过,从1982年9月19日上午11时44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屏上敲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表情包“:-)”,再到兔斯基、小幺鸡,乃至姚明系列、金馆长系列、花泽香菜系列成为表情包三巨头,再到现在我们可以随手把自己做成表情包……表情包的初心似乎从未变过,那就是逗人一笑,基于这人类最纯真的善意,似乎值得发个表情包庆祝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