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品种本地化
1987年出生的李波曾是首个踏上非洲土地的浙大学子,目前已经回国在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在非三载余,他曾身兼数职:品种试验、发电打井、规划管理、市场推广,是外派师生中在非扎根时间最长的一个。
2011年6月,项目正式启动后,当时为浙大农学院研究生的李波,先期带着4名技术员踏上了刚果(金)的土地,没有电、没有水,住在当年比利时人留下的有着百年历史的小屋子里。
从发电到打井,从规划到管理,从品种实验到产品推广,浙大学子一直奋斗在一线。李波和一年后来到农场的农学院研究生刘菊、苏莎,一直不断根据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特征,在从中国空运过去200多个蔬菜瓜果品种,以及几十种水稻、油菜、大麦、小麦等作物中,进行着数次饮食消费结构分析和品种筛选实验,并及时通过邮件、微信等与老师进行沟通和讨论,最终筛选出数十种适宜非洲本地化推广的蔬菜瓜果和作物品种,极大地丰富了非洲本地居民和中国员工的菜篮子。
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浙大技术种植的300亩玉米,每公顷产量可达10吨左右,比当地玉米产量高近一倍;杂交水稻本地化种植亩产达到1000斤以上,常规稻亩产达800斤以上,甜瓜本地化种植后甜度和重量也提高了40%以上。
园区还与当地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社区和大学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为当地农民提供一系列实用技术培训,并免费提供种子、农药和农业教材,传播农业种植新思路、新观念,累计培训当地农户、农技人员、学生超过5000人次。
浙大农学院的周伟军教授曾4次到非洲考察和调研,同时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他表示,未来会考虑进一步的作物品种改良,通过杂交等手段培育当地的独有品种,并开展筛选品种的配套技术研究,让浙大的科研成果进一步走向世界。
此外,浙江大学还在酝酿一个长期的大学生实践计划。该项目计划在每年寒假,选拔10位不同学科的学生,带着课题去刚果(金)。
同时,作为校际合作的一部分,多名来自卢大的青年教师正在浙大农学院进修并已有3人进行了博士深造,浙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也是卢大学生的实习基地和第二课堂。与此同时,张国平教授等20余名师生也前后多次前往非洲农业园区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示范培训,努力通过农业技术共建,来打造刚果(金)乃至整个非洲的农业合作平台。
今年4月,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屈东玉访问了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部,与FAO总干事和刚果(金)代表共同签署了三方合作文件,在未来两年内,FAO将提供15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资金,通过依托浙大—华友非洲农业示范园项目基地,对刚果(金)开展农业技术援助,促进刚果(金)农作物增产和食品安全。5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特别委派考察组与中国农业部专家联合对该项目的园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将项目纳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的技术示范合作范畴。
在跨国校企合作中,5年的努力和变化只是开始,他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把包括品种培育、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在内的农业帮扶辐射到整个刚果(金),乃至成为整个非洲大陆的农业示范园的典范,并纳入国家级的援非项目,在中非友好的历史上留下一抹金灿灿的丰收印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