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淘宝的暗战硝烟刚起。一个简单的算术题是:用户的时间和金钱有限。投入到微信上的多了,在淘宝上的自然少。微信在社交、生活和工作方面具有更强的黏性,让其在移动支付上处于更有利地位。感受到威胁的马云因此喊出“杀到企鹅家”的口号。
电信运营商和银行是移动支付的另外两大推动力量。早几年,浦发银行就联手中国移动推出NFC近场支付,将银行卡信息写入SIM卡,实现无需输入密码的小额支付。本月初,两者合作 推出了升级版的NFC手机钱包,可在全国各类消费场所120余万台标有银联“QuickPass闪付”标示的POS机具上使用。
招行则与OPPO手机合作,通过内置安全芯片的方式,将招行卡加载其上,用户开卡后即可通过招行的手机钱包实现NFC支付。中信银行推出的“异度支付”产品,包含了二维码支付、NFC支付等产品,通过扫描理财产品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下单购买,餐厅吃完饭扫描账单上的二维码也能买单。
银行基础地位未动摇
尽管当下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从全球的角度看,移动支付得到广泛应用的国家仍然属于少数。肯尼亚、日本、韩国是发展移动支付的典型代表。如肯尼亚,目前有2300万的人经常使用移动支付业务,占全国成年人的74%。也就说,约四分之三的肯尼亚成年人使用移动支付。
但在高科技最为发达的美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却十分缓慢。研究机构Juniper的数据显示,2012年,仅2%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会使用NFC移动支付途径购买商品。
而美国苹果公司,也一直未在风靡全球的iPhone手机中内置NFC芯片。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美国有着十分成熟的银行体系,信用卡拥有率也非常高,因此美国人使用信用卡已经可以便捷实现支付结算的需求,再加上购物途径的多样化,使得其对移动支付的需求没有明显的用户驱动。
董希淼说,在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也涉及了多方面利益的博弈和平衡。因此,在讨论移动支付发展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认为移动支付将取代一切、一统天下。那种认为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银行卡、信用卡将将不复存在的观点,显然过于理想化。移动支付只是支付结算的方式之一,但不可能是唯一方式。
一家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表示,无论移动支付如何发展,银行的基础地位仍然会屹立不倒,毕竟储蓄账户仍在银行,移动支付的爆发也是银行寻找新业务增长点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