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杭州留下老街 走一走八百多岁的忠义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23 08:04   

清汤鱼圆西湖醋鱼据说诞生在这里

68bc7aed274373f3e55f47dc5f44c188_rB4AiWZ3O1OAcfwSAAR6HmkfmqQ251.jpg

俯瞰忠义桥 记者 夏阳 摄

dd5bce91c230a9bb75c49bad4786ff87_rB4AiWZ3O2qALAzgAAP_Vrmygnc474.jpg

留下忠义桥,后面的楹春桥也是古桥。 记者 夏阳 摄

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来到了遥远的东方,一路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天城”,称它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这就是杭州。

彼时的马可·波罗,震惊于杭州的繁华,更惊讶杭州的桥之多,“行在(杭州),环城诸水,有石桥一万二千座……”虽然“一万二千座”只是一个夸张的形容,但桥多是真的,《钱塘县志》卷三里就有类似的记载:“钱塘民居稠密,百步十寻,辄有桥梁以通往来。”

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载,当时杭州可考桥名的就有349座。这些桥不仅是跨越河道的捷径,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斗转星移,绝大多数的桥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在西溪的留下老街里,还深藏着一座真正的宋代古桥——忠义桥,它的名气虽然远不及西湖断桥,却是杭州城区唯一的宋代桥梁原物,也是杭州运河水系现存最早的古代石桥,除桥面板和栏板有更换外,桥身结构基本保存完好。

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忠义桥,就静静地在留下河之上横卧了800多年,比《白蛇传》里的小青还要“修炼”得更久。

杭州城区唯一一座有南宋题记的石拱桥

a17c8ef91799aa522847b9ee1795b069_rB4AiWZ3O2yAMBi4AAHDNg1J2Vs131.jpg

一位老人在忠义桥上吹笛子 记者 宋赟 摄

e8bb9dc42fcf066291246a2e62d1fe3c_rB4AiWZ3O22AdZIGAAMJFCgOwew738.jpg

留下 记者 夏阳 摄

e7022883d16f4655471489ce1439a5b6_rB4AiWZ3O22AG6DTAAMSV7eFGeY925.jpg

留下老街 记者 夏阳 摄

“西溪且留下”究竟留下什么?

不少人第一次听说“留下”,可能还是在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里。

犹记得当年的葛优,戴着黑色墨镜坐在游船里,优哉游哉听着售楼小姐推销西溪的楼盘:“宋朝有个皇帝,逃亡经过这里,迷上了西溪,想把行宫也建在西溪,后来由于经费不够,不得已放弃了这一打算,在临走之前依依不舍,说了一句‘西溪,且留下’。”此时,葛优不禁一脸得意地插科打诨道:“宋高宗老赵当年想留下,可是他没钱,只能留下一句话,我可是带着钱来的,留下的可就是人生了……”

关于“西溪且留下”这段历史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在明代田汝成写的《西湖游览志》找到出处:“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俗称留下。相传宋高宗初至杭时,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为名。”

后来,明代洪瞻祖所写的《西溪志》里也有提到,不过去掉了“相传”,“宋建炎三年七月(公元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筑行宫于凤凰山,仍钱氏之旧也。始进西溪之图,帝览之曰:‘且留下’。故溪有‘留下’之名。”

《非诚勿扰》里售楼小姐的介绍虽然直白,还真的是说中了重点,宋高宗赵构当年一眼相中西溪山清水秀,觉得是个建行宫的风水宝地,但鉴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有限的财政力量,钱袋空空实在无力大兴土木,终是选择将凤凰山麓的州衙扩建为行宫,但自己又万分舍不得美丽的西溪,只能遗憾地说“且留下”,等有钱了再建!

说来也巧了,在留下一带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里,忠义桥也和宋高宗有关。相传,当年赵构被一路金兵追杀,狼狈逃到此地,幸运遇到了一户林姓人家,助其逃脱。任务失败的金兵,一怒之下就把林氏五兄弟全部杀害了。后来,赵构感念救命之恩,就封了林氏兄弟为土谷神,还建了五方土谷庙供周边居民祭祀。再后来,有一位叫孙侯的人,就在此地修了一座桥,桥的名字,自然就取为“忠义”。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宋赟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