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山间
一个山区村落背后的扶贫扶智
有一种艰难,叫困羁于山。在从江,绵延不绝的山脉,带给外地游客的是鬼斧神工的无限风光,但对当地人来说,却曾是千百年来贫苦宿命的封印。
在距从江县城26公里之外,就有一个这样的传统村落——丙妹镇大歹村。
如果说从江是贵州脱贫攻坚最难的县之一,那么大歹就是从江县最难的村,曾是全省最为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之一。大歹村有287户人家,人口却达到2047人。平均每个家庭有7口人,最多的一家有11个孩子。加上山高坡陡、耕地稀少、无产业支撑等因素,造成该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2.56%。
“原来的闭塞,让这个村子成了如今黔东南山区的‘活化石’。”因为分管着县里的文旅工作,田江波全程参与了大歹村的旅游开发规划与起步工作,前后下村60余次,对大歹村的情况了然于胸。“经过省非遗中心调研后发现,这个2000多人的村子,除了非遗曲艺类代表性项目外,其他非遗9大类代表性项目竟然全都有,拥有做文旅项目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县城出发,汽车沿着都柳江畔的国道一路向西,拐上一条蜿蜒的新修盘山公路,不远处山坡上醒目的大字“山脊上的非遗走廊”仿佛在说,大歹快到了。车子继续爬坡,便到了位于月亮山区海拔600多米山脊上的大歹村寨门口。
自从去年7月大歹村打开寨门搞起旅游景区,潘世幸便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当起了村里非遗工坊的讲解员,负责向游客介绍苗寨的风土人情。
这个由萧山帮扶建设的工坊已成为外人了解大歹村的“窗口”。同行的丙妹镇党委副书记、大歹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张学泰说,村民从原来的不想被关注、不愿跟外人说话,到现在渐渐接受新事物,能打开家门主动迎客,变化已经开始。
“以前到了每年4月份,村里基本没有男人了,都出去打工,现在村里搞起旅游,不少人都陆续回乡来,能在家门口赚钱了。”王建江是萧山区第十中学的英语老师,目前在从江县文旅局挂职,说起大歹的改变也是深有感触,喜欢摄影的他说要用镜头记录下大歹的“前世”与“今生”。
在萧山的帮扶下,村里不仅建起了“非遗就业工坊”和“非遗家庭工坊”,还围绕“如何保护和治理”“怎样让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组织跨界专家探讨,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小到种树和培植花草,大到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旧房屋改造成非遗餐厅、恢复苗族鼓楼、开起“夜宿禾仓”胶囊旅店……同时,所有工作都遵循了传统村落保护原则,按照文物建筑的修缮要求——原材料、原结构、原形制、原工艺、原环境,较好地呈现人文和自然状况。
在基础工作推进的同时,人员培训和宣传推广也在同步跟进。借助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力量,拍摄宣传片、手绘旅游导览图,去年7月30日开园时,大歹苗寨的文化内涵、饭稻衣棉的农耕体系和鼓楼、仓房等干栏建筑群,得到了游客的一致赞许,展示的手工艺品也广受青睐。截至3月底,已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通过禾仓住宿、帮扶餐厅消费、非遗和农特产品销售等方式帮助农户增收。
“要说东西部协作对从江最大的帮助,其实还是在思想上,萧山带来沿海发达地区的理念弥足珍贵。”在跟夏云刚的聊天中,他总是强调这一点。从前的大歹,孩子能养大已属不易,谈何培养教育。再看如今,“子女要读书,以后有前途”的标语赫然出现在村里广场边的木屋墙板上。距离村寨不到2公里的大歹小学翻建一新,大歹所有适龄学童全部入学。萧山区红十字会还发起“青苗计划”项目,为大歹幼儿园全体学生送来“一杯牛奶、一双鞋子、一个书包、一件冬衣”。
扶贫的根本在扶智。“思想上的转变很难,但我们在这些年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从江孩子们的变化。”说这话的,是从江一中物理老师沈扬波,从萧山八中到从江挂职已有1年多。他说,萧山从江的教育结对,是“组团接力式帮扶”,除了引进杭州退休教育专家刘诚平担任从江教育总顾问和从江一中校长外,萧山先后派出了51位骨干教师到从江教育一线,覆盖中小学及幼儿园各个学段。同时,吸引150余万元社会资本,先后设立针对优秀师生奖励的“绿满萧从助学基金”和“奔竞教育基金”,解决困难家庭师生的后顾之忧。
统计显示,2020年从江一中高考成绩实现史无前例的突破,一本上线90人,增长25.37%,二本上线480人,增长27.85%。“从江已有近20年没出过一个清华北大毕业生了。我们期望通过接力帮扶,有所突破。”沈扬波的言辞中透露着坚定。
志合者,不以山江为远。随着去年底从江的脱贫“摘帽”,萧山与从江携手八年的“脱贫路”也将告一段落,但两地因帮扶而结下的友好情谊将始终不断、历久弥新。8年,在时间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8年,带给从江的却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振奋人心的成就。那片连绵幽远的绿色群山,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动能,在奔向小康生活的征程上,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