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妙术留得住
几家山区医院背后的医疗升级
山区发展难,难的不光是经济,还有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配套。
“蔡院长刚来的时候,我们这里只有普儿科,没有新生儿科。”50岁的韦永茂,如今担任着从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一职。他跟我们算了一笔账:“之前县里出现危重新生儿病例时,只能往州里、省里送,一辆救护车必须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出一趟车的费用要近万元,路上还需要花费3个多小时。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是病患家庭无法承受的痛。”
韦永茂说的蔡院长,是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儿科副主任医师蔡勇,目前挂职从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我是从浙江丽水走出来的山里娃,特别能理解山区老百姓‘有病无处投医’的那种无助。”初到从江的蔡勇就提议,人民医院一定要自建新生儿科。
资金从哪里来?蔡勇开始四处奔波,打听政策寻求支持,积极争取到了上级资金,开始创建新生儿科。
光有场地、设备还不行,人从哪里来?蔡勇从普儿科挑选了1位医生6位护士,组团赴贵州省人民医院进修新生儿科相关业务,确保基建工作、人员培训同步推进,基建完成之时即是开科之日。
在新生儿科病区19床的“保温箱”里,两个多月的小胖墩正扑闪着大眼睛手舞足蹈,时不时咧嘴一笑,嘴角泛起晶莹。两周前,小家伙因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急诊入院治疗。
“小娃娃昨晚睡得挺香,各项指标也趋于正常,马上就能出院了。”龙圆珍是前一晚的夜班护士,也是当初首批6位新生儿科护士之一,如今已成了科室医护的顶梁柱。“院里刚刚决定了,5月份要派我去湖南湘雅医院学习深静脉置管术。”说这话的时候,护士姑娘略显疲惫的眼里充满了小星星。
同样从无到有创建起新生儿科的,还有从江县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浙江萧山医院儿科专家俞纯青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号召,来到贵州黄平县人民医院;2020年9月,通过自主报名,俞纯青又加入了浙江萧山医院医共体从江县帮扶专家组,再次奔赴贵州山区。
“再多医生过来都只是一时的帮扶,只有帮助建立起制度、培养好人才,才能在我们走后留下一笔带不走的财富。这是两次援贵经历给我的最大体会。”新生儿科建立之后,为了更好服务群众,俞纯青力推妇幼保健院就诊流程优化、错时上班,从原来到医生处挂号改为收费处挂号,中午时间要有医护值班,并要求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挂职副院长的俞纯青,总是冲在一线。她用微信建起了从江妇幼保健院育儿交流群,延伸诊后服务,及时掌握患儿家长的需求,即使下班时间也实时在线。从江县城路面多陡坡,有一次俞纯青不慎崴了脚,打了石膏不能走路,因为宿舍在四楼,就打算请假休息两天。但听到微信群里一位家长发的孩子喘息的音频时,她坐不住了,拄着拐杖咬着牙下了楼,赶到医院时已是浑身汗湿,顾不得歇口气,就着手为患儿解除呼吸急促的症状。
今年3月28日,是俞纯青为期半年从江帮扶结束的日子。这一天,医院的同事们、微信群里的家长代表们纷纷来为她送行,有的要送她糯米,有的要送她鸡蛋,还有的把自家养的鸡鸭宰杀打包让她带回萧山。“我要坐飞机,这些东西都不好带的,你们留着自己吃,有空我回来看大家!”转身上车的俞纯青,偷偷抹了眼泪,她说,要不是那天是她老公打“飞的”来接她回家,她真的还想再待个一年半载。
从江县中医院也迎来了重大“升级”。通过萧山区财政局国资产权科挂职干部徐鑫等人的牵线搭桥,中医院借用到了周边约800平方米的国资委闲置房产,为医院分科诊疗提供了空间;争取到东西部帮扶专项资金75万元用于医院电梯加装和设备采购,一举解决病患上下楼的不便;萧山区中医院还先后向其捐赠了麻醉机、手术监护仪、手术台、牵引床等全套手术器械。今年3月1日,在萧山中医院骨科帮扶专家林剑的现场指导下,从江县中医院完成了建院以来第一台手术。
如今的从江医疗,再不是旧模样。自2018年以来,萧山先后有百余位医护人员奔赴从江,助力从江医疗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变化不仅出现在城区,更出现在广袤的山区农村。2019年和2020年,传化向从江资助610余万元,援建91所“安心卫生室”,配置中医理疗设备,涉及全县16个乡镇90个行政村近10万人。以“传化·安心卫生室”为试点,传化还每年向村医捐赠一份保额2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目前,传化正在开发村医线上培训和社群平台“安心医家”,免费为村医开展相关医疗业务培训,提升村医能力。同时,萧山还利用区中医院等优势平台,对从江县164个深度贫困村实施了远程医疗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