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司监狱七十年 当年修的大坝已成下沙最热闹的中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2-02 08:10   

改良盐碱地

成了狱警们的第一道难题

70年前,乔司这块被海水冲刷的盐碱地,白茫茫一片,光秃秃的。

很多老乔司人的印象里,地上结着一层厚厚的白霜,用手指轻轻点下,放到嘴里,很咸。

改良土壤结构,成了摆在第一代乔司监狱民警前面的第一道难题。

当年,孙醒吾买完牛后,又接到了新任务,去采购苜蓿种子。

苜蓿,俗称扁豆子、三叶草,它具有吸收盐分的作用。杭嘉湖一带很少种植这类植物,他一路辗转到江苏江阴,打听到东台有种子。

孙醒吾想第二天一早就赶过去,夜里在招待所住下,招待所就在轮船码头边上。凌晨1点多,迷迷糊糊间,听到汽笛响,他跑出招待所,发现不是客轮,而是货船,等他回到招待所,门关上了,任凭他怎么喊,也没人出来开门,他只好回到码头,当时正好是冬天,码头四面通风,浑身刺骨的冷,他就跑步热身,跑了几个小时才天亮……

这回,孙醒吾让收购来的种子坐船,通过水路运到了农场。第二年春天,盐碱地变成了绿油油的一片,中间还夹杂着小黄花。

同时,农场还从西湖边拉回西湖疏浚后的淤泥,撒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又运来垃圾肥料。经过他们精心管理,原本光秃秃的土地上,长出了棉花、西瓜和大白菜……

在吕素珍记忆中,她童年时,一眼望去,地里种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棉花,还有高高的“盐菁”(记者注:盐菁,也叫山盐菁、盐霜树、女木等,它的果实“盐霜果”表皮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盐霜,像霜降还没有融化的样子),叶子像含羞草一样,开着一些小小的黄花。

喝水问题

困扰40年得以解决

那时乔司这边,最大的问题还是喝水。

生活在钱塘江北岸一带的人们喝的都是“苦碱水”。乔司农场离城市太远,喝水只能自己解决。月牙湖的水因为钱塘江海水倒灌,是咸的。后来,打了两口井,但乔司农场离出海口太近,据老乔司人回忆,每次打井水烧水,上面都会飘着一层白白的泡沫。

再后来,大家想办法挖了一口水塘,靠雨水勉强维持……

乔司监狱民警徐治平回忆,当时,每户老职工家门口都竖着口大水缸,少的一两只,多的三四只,这些水缸是用来积“天落水”煮饭用的,“一揭开缸盖,就可以看到有孑孓(jié jué,蚊子的幼虫)在跳跃”。

喝水问题,一直到1992年年底乔司农场通上了自来水,困扰40年的喝水问题才得以解决。

当年乔司监狱修的大坝

已成下沙最热闹的中心

初冬的夜晚,钱塘江大堤上,有人跑着步,有人骑着车,有人在休闲地散着步。

这里曾饱受海潮肆虐,乔司监狱第一代监狱民警和汹涌的海潮做着搏斗。

当年,乔司农场有个叫余永生的副场长,余杭人,曾经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在那场战役中,他的一只脚被炸伤。1951年他来到乔司农场工作。

1952年“八月十八钱江大潮”来临前,他带队成立了防潮指挥部,修堤筑坝。

他们在乾隆时期建造的条石防潮大堤顶层,垒上一米多高的软堤,这边刚垒好,堤身还不牢固,潮水又来了。余永生等干部相继跳入堤基中,想用身体挡住汹涌而来的潮水,大家形成一段人堤,但汹涌而来的潮水顿时把“人堤”冲溃……

1961年,几百名“劳改干部”从四面八方会集到江滩上,因为冬季潮位低,是修建的最佳时期,他们在现在的下沙钱塘江沿岸,也没什么挖机等设备,就是靠铁锹、扁担等这些原始工具,一点点挖垦,5个多月后,修建起长13.5公里、高4米、筑土120万立方米的3号大坝。

随后三年,为了保护大坝,他们又开始筑起丁字坝,但钱塘江潮水下手从来没“客气”过,依然汹涌而来。参加建坝的老民警回忆,在老盐仓丁字坝施工中,三吨重的石材抛入江中,瞬间无影无踪……

最终,百万立方米的石坝将惊涛骇浪拦截,保护了大坝,留下了土地。

这些土地,后来成了开垦的热土,从乔司农场由北向南,向如今的下沙方向伸展,渐渐的,版图面积越来越大,在这里居住落脚的人越来越多……

1998年,钱塘江北岸海塘加固工程启动,这也是明清以后规模最大的海塘修筑工程。

如今,3号大坝被废弃,大坝原址已经成了下沙最热闹的中心。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首席记者 杨丽 通讯员 周焘 邹雨龙 总策划 金立鹏  编辑:高婷婷
返回
在乔司,有个神秘的地方——浙江省乔司监狱,黑色铁门紧闭,阳光从高高的围墙探出头,照在门口的空地上,大墙之内,另一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