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2020年11月2日,浙江省乔司监狱,阳光穿过树梢照在大院的草坪上,浙江监狱陈列馆就设在此。
陈列馆二楼的乔司监狱馆内,那些斑驳的光影、蒙尘的物品,记录着第一代乔司监狱民警荒野生存的奋斗史,记录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为责任奋斗,为荣誉拼搏”乔司监狱民警精神的高光瞬间。
这些瞬间,串起了乔司监狱七十年奋斗发展故事,记录的身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历代监狱民警艰苦奋斗的缩影。
“改造罪犯,拯救灵魂,重塑新人”,七十年里,监狱人民警察这一职业,带着各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新中国成立时,他们刚从战场上下来,成了新建农场的开拓者,带着罪犯参加劳动改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用新的理念维护和管理监狱秩序,守卫平安。
浙江是全国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这是浙江百姓的福气,背后也有浙江每一位监狱民警默默付出的努力。
今天,我们特别推出《平安浙江的印记——乔司监狱七十年》特别报道,从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感受那股平安的力量怎样越来越强大。
杭州德胜东路以北,有个叫乔司的地方。
在乔司,有个神秘的地方——浙江省乔司监狱,黑色铁门紧闭,阳光从高高的围墙探出头,照在门口的空地上,大墙之内,另一番人生。
乔司监狱,从无到有,70年弹指一挥间。
乔司监狱的前身,叫乔司劳动改造支队,对外称“乔司农场”,钱塘江经过两个折弯后,形成一个之字形注入东海,当年的乔司农场就在这第一折弯北岸边的滩涂上。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监狱民警
浙江省乔司监狱退休民警吕素珍是“老乔司”人,她在乔司度过了大半辈子。
1962年,吕素珍6岁时,跟着母亲去看父亲。“印象最深的是那条泥路,下雨天脚踩上去,能埋下一只鞋子,天晴时一阵风吹来,卷起漫天尘土,张不开嘴”,她回忆说,“爸爸住的房子,外面看上去是人字形的,上面盖着厚厚长长的茅草。房间里,一张两个抽屉的桌子,床是竹子做的,竹片间距很宽,人睡上去的,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屋里的地面是泥地,凹凸不平。”
尽管条件依然艰苦,但相比乔司农场刚成立时,已经改善了许多。
乔司监狱陈列馆副馆长邹雨龙介绍,1950年11月,乔司农场成立后,人员从杭州玉泉农场(记者注:在如今的植物园)等地相继转移过来。
上世纪50年代初,大家都住茅草房,滩涂上有很多芦苇和茅草,于是就地取材,毛竹当梁柱,竹片和茅草编成了“墙壁”,涂上黄泥,里面再用石灰水一刷就是一间房;两条竹凳子,竹子编成床板往上一搭,晚上睡觉翻个身,“吱嘎吱嘎”响。晚上没有电,靠煤油灯照明。
当年,第一代监狱民警,叫“劳改干部”,他们没有像现在有统一的制服,大家穿的衣服都很破旧。
吕素珍的父亲是抗战时参加革命的老战士,“当年和父亲一起工作的同志大多来自祖国各地,天南地北,有老红军、老八路、解放军,还有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许多人身上还留着枪伤和弹片”,他们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代监狱民警。
据吕素珍回忆,父亲他们穿着普通老百姓一样的衣服,看不出是监狱民警。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第一代监狱民警才穿上了制服。
吕素珍第一次看到父亲穿上警服,是那种蓝白色的警服(记者注:当时,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场所等,归属于公安系统。1983年,监狱系统划归司法部),她记忆中,“爸爸高高的个子,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顶大盖帽,穿着长大衣,脚蹬军用皮鞋,真是帅呆了!”
生产工具缺乏 用火车运回耕牛
乔司农场成立后,最紧迫的问题是,开垦土地缺少生产工具,有人提议买耕牛来耕地,“可以让它们坐火车回来”。
已经去世的第一代乔司监狱民警孙醒吾生前曾回忆,1952年,他去东阳巍山买来第一批耕牛。接到任务后,他和同事坐火车到了东阳,赶到市场,买了50头耕牛,拉着两大车饲料走走停停,终于在傍晚时分,走到了义乌火车站。
第二天一早,在当地牛农的建议下,孙醒吾和同事在火车站附近买了几个装水的塑料桶,把耕牛一头头赶上了火车。当地的牛农跟车,特别关照孙醒吾,火车开动后,“牛急躁起来,喂它点饲料,喝喝水”。
孙醒吾生前回忆,一路上,他提心吊胆,时不时地给耕牛喂饲料和水。火车开了六七个小时,才到了临平火车站,直到把牛赶下火车,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