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纸币上的“杭州地标”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1-03 08:24   


也许你没有来过杭州,但你只要用过1元面额的纸币,你就已经认识了她——西湖上一个有着三座石塔的著名景点。她的名字,就是三潭印月。

对于杭州人,特别是70后、80后的杭州人来说,三潭印月是一个记忆中的地标。回家翻翻相册,似乎大多数人都能找到以三潭印月石塔为背景的童年影像。只不过,对于这个在西湖中心的、必须坐船才能到达的景点,你的了解又有几分?

“西湖上新了”第一季第三期,我们来讲讲三潭印月的那些事儿。

三座石塔原本有何用途?

北宋年间,苏轼治理西湖时,清淤泥,筑苏堤,西湖由此有了里外之分。为管理西湖以及监测水文变化,苏轼在外西湖水最深的三个地方各设置了一座石塔作为标记,这便是三座石塔的由来。

现在的石塔是苏轼设下的吗?

苏轼当初设下石塔,规定农民不得在石塔范围内的水域种植菱和藕,以防淤泥再次沉积,因此,北宋时的石塔相距甚远,“限种区”面积很大,包括了外西湖大部分水域。我们现在看到的石塔是明代后期重建的,塔间距离仅62米。

“三”这个数字有什么含义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家关于宇宙生成的认识。中国园林在水中营造石笋、假山、石塔时,常取“三”这个数字,与传说中的“海中三山”相合,即方丈、蓬莱、瀛洲。巧的是,三座石塔旁的小岛,就叫小瀛洲。

小瀛洲为什么是田字形的?

明万历年间,钱塘县令聂心汤治理西湖时,用湖泥在昔日三塔中南塔的残基上堆建圆形堤坝,称“放生池”。至清代,官方历次在此岛上营建园林建筑,修筑长桥,慢慢形成了田字形格局,就是现在的小瀛洲。康熙皇帝南巡时,御笔一挥,指定小瀛洲以及三座重建的石塔为新的三潭印月,这便是我们现在见到的三潭印月。

岛上赏景最佳位置在哪里?

在小瀛洲上看三座石塔,最佳位置是我心相印亭,而我心相印亭最有匠心的地方是月洞门。月洞门不仅是让人进出的通道,也是肉眼赏湖的“取景框”。透过门洞看西湖,碧波倒映石塔,偶有游船划过,这一幅画便活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边晓丹 陈栋 制图 叶丛 漫画 曾奇琦  编辑:郑海云
返回
康熙皇帝南巡时,御笔一挥,指定小瀛洲以及三座重建的石塔为新的三潭印月,这便是我们现在见到的三潭印月。小瀛洲的代表性植物是木芙蓉。在小瀛洲上看三座石塔,最佳位置是我心相印亭,而我心相印亭最有匠心的地方是月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