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下沉 管好居民的“门口小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7-09 10:07   

杭州多地探索成立小区党委破解基层治理难

浙江日报

担任石灰桥新村“业之家”党委书记两个多月后,杭州西湖区西溪街道石灰桥社区党委副书记卢雪萍感觉“找人办事叫得应了”。她说:“以前处理一些问题要从小区向社区、街道逐级汇报,现在可以直接联通,效率提高了。”

今年4月开始,杭州的两个城区——西湖和上城,先后在基层开始小区党委试点工作。卢雪萍联系服务的小区石灰桥新村成立了“业之家”党委。作为杭州第一个小区党委,其下设9个党支部,纳入了公安、交警、城管、市场监管等多方力量。5月,上城区又有15个小区成立综合党委,并根据老旧房、安置房、商品房等不同类型,开展各有侧重的治理实践。

长期以来,城市小区只有隶属于社区党委的党支部,支部党员又多为普通居民,他们在遇到难题时,很难调动各职能部门力量及时有效解决。

现在,杭州多地探索加强小区党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实际成效如何?日前,记者走访了部分试点小区。

导入资源,小区党委像桥梁

石灰桥新村是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本来已有4个党支部共计100多名退休党员,为什么还要建小区党委?

“‘小马’拉不动‘大车’啊!”一见面,卢雪萍就跟我们聊开了。她告诉我们,这是基于现实需求的一次探索。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问题显现出来,其中,部分老旧小区管理队伍的散弱问题尤其突出。以石灰桥新村为例,整个小区共有1022户、2800多位居民,要设置4个卡口,每个卡口起码要安排两个人24小时轮岗值守,还得开展大量基础防疫工作……而负责联系小区的社工只有3人。

这么少的社工如何应对这么多居民的问题和需求?疫情倒逼之下,今年3月开始,西溪街道开始在石灰桥新村等多个小区探索试点“九长制”,把和小区治理有关的9方面人员纳入治理体系,分别是:网格长、辖区民警和交警、城管及市场监管人员、楼道长、社团团长、文体队长、自管小组组长、物业保安队长以及小区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片长。4月15日,为有效统筹、协调衔接“九长”之间的各项工作,小区“业之家”党委应运而生。

“小区党委从无到有,带来最直观的改变是,很多事情不必再层层汇报、请领导去打招呼,我可与各个‘长’单线对接。”卢雪萍说,比如处理小区出入口的交通拥堵问题,她就直接联系交警和城管,感觉省力很多。

这也是上城区望江街道徐家埠社区书记潘海琴的感受。在处理婺江家园三园这个回迁安置小区的问题时,她曾感到力不从心。

比如地下车库坡道过窄,电动车难以入库,不少人就停在路面,造成拥堵;走廊过道是敞开式的,一到雨雪天就积水打滑……为此小区相继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邻里议事会。但有些问题牵涉多个职能部门,由小区上报到社区、街道,再找到职能部门开会协商,确定责任、落实执行。这个处置流程走下来,复杂问题个把月也解决不了。

而商品房小区侯潮府,硬件设施一流,治理之难体现在“软件”上:业主普遍经济实力较强、注重个人隐私,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愿不强。紫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高档小区建立综合党委,就是希望以党建工作统领思想建设,为业主构筑精神家园,让基层组织更加凝聚人心。

不同于一般基层党委,我们在采访中注意到,这些小区所建党委前面还有“功能型”“综合”等字眼。杭州市委组织部组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杭州市委组织部把“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作为重点课题,发动各区级组织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实践,不断推动战斗堡垒在“家门口”建强,党员作用在“家门口”发挥,资源项目向“家门口”集聚,难题堵点在“家门口”化解。目前,杭州市鼓励各小区因地制宜建立小区党组织,这些党组织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小区内部各类主体自治自管的统领聚合中枢,主要发挥政治引领、统筹协调、民主自治、民生服务等作用。

“小区党委更像一座桥梁,在不改变党员原有组织关系的前提下,可以把周边的这些资源和能量通过基层党组织导入小区,为基层治理赋能,解决许多基层治理难题。”长期从事党建研究的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剑忠表示。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孙磊 张梦月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