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地”江干让回迁安置告别“跑跑跑”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1-13 08:28   

杭州日报讯 提起拆迁安置,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反复复地跑腿。

但在江干区彭埠街道建华社区的回迁安置现场,一切都秩序井然——彭埠街道专门请来了4位江干区人民法院的年轻法官和书记员,接待建华社区的居民们,为他们现场办理司法确认裁定。

本该在法院办理的裁定书,如今却可以到社区里办理。这可是江干区司法局彭埠司法所、彭埠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了方便回迁安置群众,为民办实事的一个创举,也是江干区回迁安置中,第一次把法院办理司法确认裁定请到了群众的家门口。而这一切的变化,还要从去年说起。

去年,建华社区启动回迁安置工作,这可是大家期盼了多年的大事。可回迁一开始,就碰上了一个难题:此次回迁安置中,共有近200户家庭选择了货币化安置,涉及户内已故人员的货币化安置就有42户,占到了总数的20%左右,涉及金额人民币数千万元。而这类的货币化安置均涉及遗产继承问题。要领到这笔钱,一是通过公证处出具公证书,二是由法院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繁杂的手续和过程,让居民们犯了难。

从回迁安置伊始,彭埠司法所就成立了24小时流动调解工作室,将调解桌直接搬进了回迁安置现场。自然,这件难事也引起了调解员们的注意。

“我们就想用最方便群众的办法,把必要的手续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从事调解工作20余年的彭埠司法所所长张勇想到了人民调解这条路。

随后,通过与江干区艮山东路北区块开发建设指挥部、江干区地铁工程指挥部等回迁主体单位沟通,最终研究制定了一套可行方案:首先通过人民调解,以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形式明确回迁安置人员的财产份额、继承关系,消除家庭内部纷争,再通过法院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法律效力,凭裁定书领取货币化回购款凭证,最后到银行领取相关款项。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在上门调解的过程中,调解员们反馈,回迁安置的居民中有很多年纪大的、生病的、行动不便的,为了办理司法确认、领凭证、领款,难道让他们跑“法院”,跑“回迁安置主体单位”,跑“结算银行”吗?

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给出了新的答案。

推荐阅读

2019年度杭州生活品质·创业生活十大现象发布

这几天杭州天气晴好适合洗晒 本周晴雨相间

杭州凌晨一起车祸 司机身份令人震惊 工作要丢了

调整尚属温和 短线仍有一涨 春节前高点或在本周

杭州一姑娘爬上26楼顶欲轻生 幸亏这个杭州警察

2019年12月31日,江干区人民法院、江干区艮山东路北区块开发建设指挥部、江干区地铁工程指挥部等回迁主体单位以及结算银行,同时来到了建华社区回迁指挥部。在回迁指挥部调解室里,法官及书记员依次给当事人办理了司法裁定确认书,当事人拿着裁定书后直接与回迁主体单位结算相关货币化回购款,实现了从办理到领款的一条龙服务,跑“调解室”—“法院”—“回迁主体单位”—“结算银行”四地简化成了跑“指挥部”一地。仅这一天,就出具司法裁定确认书18份,涉及金额3312万元。居民代表还赠送了一面“一心为百姓、最美女法官”的锦旗,对法官和调解室的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孙钥 通讯员 刘燕青  编辑:郑海云
返回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在上门调解的过程中,调解员们反馈,回迁安置的居民中有很多年纪大的、生病的、行动不便的,为了办理司法确认、领凭证、领款,难道让他们跑“法院”,跑“回迁安置主体单位”,跑“结算银行”吗。这可是江干区司法局彭埠司法所、彭埠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了方便回迁安置群众,为民办实事的一个创举,也是江干区回迁安置中,第一次把法院办理司法确认裁定请到了群众的家门口。但在江干区彭埠街道建华社区的回迁安置现场,一切都秩序井然——彭埠街道专门请来了4位江干区人民法院的年轻法官和书记员,接待建华社区的居民们,为他们现场办理司法确认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