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风荷烧烤的故事还有多少人记得?消散的烟火气背后,是杭州人的两次选择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2-24 07:26   

受捧背后:一代年轻人的社交选择

娱乐匮乏的年代,这是一种潮范儿

现在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奇怪:如今的杭州,烧烤店随处可见,中式的、日式的、韩式的、西式的,为什么当年杭州的年轻人会这么喜欢烧烤呢?

上世纪90年代,城市生活远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休闲娱乐项目很少,朋友相约出门基本就是看看电影、逛逛街,或是去公园走走。另一方面,当时的餐饮门类也比较单调,街上最多的是面店、馄饨摊。烧烤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之余,也刷新了人们的味觉认知,继而成为当时年轻群体中一种新的社交方式。

林夕曾是曲院风荷烧烤区的常客。上世纪90年代初,林夕还在学军中学读初中,每年劳动节,她都会和同学们去曲院风荷烧烤。她记得,那时候,要说西湖边的烧烤场所,曲院风荷是独一份的。“去烧烤的人很多,每次都要赶早去抢烧烤炉。烧烤的食材都是大家提前一天分工买好的。”林夕回忆,当年有个男生,专门负责腌制鸡翅等肉食,因为男生的妈妈手艺很好,即便当时没有专门的烧烤酱料,她也能把肉食腌制得又入味又香,“那时候的烧烤炉是长条形的,得向公园租,串菜的铁签也得租,碳还是在公园买的。我记得第一次生火,我们生了好久,后来才越来越熟练。烧烤区旁边有秋千、假山,烧烤完了可以去荡秋千、爬假山,这在那时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当时的年轻人没几个不知道曲院风荷烧烤的,结伴去曲院风荷烧烤一回几乎成了他们“打卡式”的人生经历。

由于生意实在太好,不少人订不到场地,曲院风荷的烧烤潮流开始向其他景点扩散。起初,距离曲院风荷不远的杭州植物园开出了烧烤区,后来,九溪也推出了烧烤区。人们的选择开始多样化,但要论西湖边的“烧烤界一哥”,还得数曲院风荷。

曲终人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口腹之欲?我们更爱这片绿水青山

有道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曲院风荷烧烤也有散场之时。

进入21世纪,不少杭州人出游经过曲院风荷时,还能闻到伴随湖风飘来的烧烤香味——大家不知道的是,这股香味即将“退市”。其实,2000年前后,有人对曲院风荷烧烤提出了异议:烟气对环境有污染。朱晓峰也记得,上世纪90年代,烧烤区正式开放不久,公园就采取了“场地轮转”的方法,将烧烤区划为3块,每隔半年便要换一次地方,为的就是保护烧烤区的树木健康生长。“我们搞园林的,对环境还是很敏感的,知道烟气对植物有影响,同时,烧烤的油污对土壤也有影响。”老朱说,“只不过,那个时候,人们对大气污染还没什么概念。”

随着环境保护成为杭州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保护大气、保护西湖水的理念深入市民心中。2002年,曲院风荷烧烤区放弃白炭,改用电加热。到2008年,曲院风荷烧烤区正式关闭,曾令一代人食指大动的烟火气最终消散于西湖边。

对于曲院风荷烧烤,总归还是有人记挂的,这里头还有一段小插曲。在曲院风荷后来的提升改造中,公园对原烧烤场地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专门留出了几个用条石铺成的灶位,有的还带小亭子。“当时考虑到如果以后恢复烧烤区,这样的设计比较实用。不过,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我们也觉得没有必要再恢复烧烤区,当时的那些设计就成了现在供游客休息的设施。”老朱说。

如今,曲院风荷的密林区里,除了那些高大水杉,再也找不到当年烧烤客围炉而坐的影子。湖风吹过,尽是自然的味道,游玩的趣味,从未因为烧烤的消失而减退分毫。

对于曲院风荷烧烤,你是否也有着自己的记忆?如果你还保存着自己当年在曲院风荷烧烤的照片,或者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欢迎你参与“西湖上新了”第一季第一期围绕曲院风荷的交流互动,与所有热爱西湖的人一起呈现不一样的“西湖十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陈栋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