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干区要做“世界级企业总部中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2-21 07:24   

若现在从丁桥出发去余杭轴头村,即便还是骑着自行车,大概也只要一个半小时。

“现在的路肯定比以前好走多了啊,通畅了嘛。”老沈说。

新中国成立之初,江干区是个大农村,全区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现在,这里建起了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火车东站枢纽、沪杭高速、秋石快速路等重大交通工程,累计建成了409.6公里市政道路。另外,江干还建了1.3万个公共停车位。

2013年7月,杭州火车东站新站房启用,从那时起,杭州迈入了便捷的高铁时代。

杭州东站对江干来说,远远不只是一个车站,它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也带动了包括丁桥、九堡、钱塘新区在内的大型居住区的建设和改造,激活了整个城东板块的能量。

让江干人来往更通畅的,还有地铁。目前,江干建成了3条地铁线路,开通了22个站点,里程29.62公里。

以前只有一家市属企业

现在有了12家上市企业

老沈家最早的房子,是一间草棚。因为要结婚,就在屋顶上加了层新稻草。草棚房里,四周用纸糊了糊,“看起来稍微有点新房的样子”。

和他家紧挨着的3间草棚,住着他的三兄弟,加起来有十一口人,“在当时算是大户人家了”。

1966年春天,小叔家的两位堂兄弟搬走了,老沈在原地重新建了三间“草房”,在西间房门边砌起了砖墙,还装上敞亮的玻璃窗。“当时住草房的人家,几乎没有装玻璃窗户的。”老沈也算是率先赶了趟时髦。

1975年夏天,老沈把草房改成三间“平瓦房”,白墙黑瓦;1988年秋天,三间平房,改成了三间“楼房”。

1996年夏天,老沈又把两层半的楼房装修了一番,在三面建起了钢管围墙,安装了铝合金的大墙门,大门台上,还盖了彩钢瓦,看起来很“洋气”。

上世纪90年代末,村子里先富来的人,还盖起了别墅。

几十年来,老沈家不断在升级的房子,被称作是丁桥房子的“三级跳”,也是江干城市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老底子杭州人对江干的印象,大抵都离不开“菜篮子”。

1949年,杭州把“第五区”改称“江干区”。昨天在会上,江干区副区长王文硕这样介绍江干这70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业重区到市场大区、到民营经济强区、再到国际化城区的“三次转型”,实现了从菜地走向CBD、从金球走向全球、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三大跨越”,真正成为杭州经济、枢纽、行政、文化新中心,城市国际化的桥头堡。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干区一穷二白。1950年的工业普查时,整个江干只有杭州自来水厂一家市属企业纳入。

现在,江干集聚了12家上市企业、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3幢税收亿元以上商务楼、73幢千万元楼,还将“2018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活力城区”收入囊中。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建安 通讯员 应琦  编辑:郑海云
返回
在钱塘江畔打造钱江新城2.0版要做“世界级企业总部中心”老沈的老房子,就在丁兰幼儿园东侧的勤丰港东岸,现在已经是美丽的景观游步道了。以前只有一家市属企业现在有了12家上市企业老沈家最早的房子,是一间草棚。随着“湾区之芯”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来这里安家,推动着江干甚至杭州的城市发展。